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相关概述
第二章 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2.1 宏观经济背景
2.1.1 全球宏观经济表现
2.1.2 中国宏观经济概况
2.1.3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
2.1.4 中国消费市场特征
2.2 生态环境背景
2.2.1 全球能源消费情况
2.2.2 新能源汽车排放量
2.2.3 中国汽车尾气排放
2.2.4 中国空气质量现状
2.3 汽车产业背景
2.3.1 汽车产销总量
2.3.2 汽车保有量
2.3.3 乘用车市场销量
2.3.4 商用车市场销量
2.3.5 汽车专利分析
2.4 新能源汽车技术背景
2.4.1 车辆研发技术
2.4.2 产品设计技术
2.4.3 动力电池技术
2.4.4 “互联网+”技术
2.4.5 智能化技术
第三章 2020-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3.1 2020-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3.1.1 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
3.1.2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3.1.3 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3.2 2020-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特征
3.2.1 全球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
3.2.2 中国市场推动产业格局变化
3.2.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潜力巨大
3.2.4 动力电池成为各国发展重点
3.2.5 新型充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3.2.6 自动驾驶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3.3 2020-2022年全球主要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3.3.1 美国
3.3.2 德国
3.3.3 日本
3.3.4 韩国
3.4 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分析
3.4.1 油耗限值
3.4.2 积分政策
3.4.3 生命周期补贴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综述
4.1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述
4.1.1 行业发展意义
4.1.2 消费人群分析
4.1.3 消费意愿分析
4.1.4 车型推广目录
4.1.5 行业竞争力指数
4.1.6 技术发展路线
4.2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
4.2.1 产销规模
4.2.2 产品结构
4.2.3 市场份额
4.2.4 车企销量
4.2.5 竞争态势
4.2.6 销售模式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分析
4.3.1 专利公开量
4.3.2 专利授权量
4.3.3 专利申请增速
4.3.4 专利占比分析
4.4 中国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建设
4.4.1 内蒙古
4.4.2 山东省
4.4.3 江苏省
4.4.4 湖北省
4.4.5 湖南省
4.4.6 广东省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5.1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分析
5.1.1 市场发展背景
5.1.2 市场交易现状
5.1.3 市场经营模式
5.1.4 市场主要障碍
5.1.5 国外经验借鉴
5.1.6 市场发展建议
5.1.7 未来市场预测
5.2 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分析
5.2.1 全球汽车租赁现状
5.2.2 中国市场典型特征
5.2.3 分时租赁运营模式
5.2.4 汽车能源补给方式
5.2.5 运营商市场布局
5.2.6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5.3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5.3.1 新能源汽车保养市场
5.3.2 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
第六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功能市场发展
6.1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6.1.1 乘用车发展特征
6.1.2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6.1.3 细分动力车型销量
6.1.4 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6.1.5 纯电动乘用车销量
6.1.6 混插动力乘用车销量
6.2 新能源客车市场
6.2.1 市场销售规模
6.2.2 细分市场情况
6.2.3 动力类型情况
6.2.4 企业竞争格局
6.3 新能源专用车市场
6.3.1 市场销量分析
6.3.2 企业销量分析
6.3.3 细分市场分析
6.3.4 区域销量分析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动力市场发展
7.1 纯电动汽车
7.1.1 市场销量规模
7.1.2 主要车型分析
7.1.3 企业发展布局
7.1.4 企业竞争格局
7.1.5 面临问题挑战
7.1.6 未来发展趋势
7.2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车
7.2.1 市场现状分析
7.2.2 主要车型分析
7.2.3 市场销量规模
7.2.4 企业发展布局
7.2.5 技术水平现状
7.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7.3.1 发展现状分析
7.3.2 市场销量现状
7.3.3 区域销量分析
7.3.4 企业区域发展
7.3.5 政策扶持力度
7.3.6 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章 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分析
8.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介绍
8.2 新能源汽车上游市场发展分析
8.2.1 单车矿产资源消耗
8.2.2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
8.2.3 锂矿消费需求规模
8.2.4 上市矿产企业分析
8.3 新能源汽车中游市场发展分析
8.3.2 电池产业
8.3.3 驱动电机
8.3.4 电控系统
8.4 新能源汽车下游市场发展分析
8.4.1 整车制造环节
8.4.2 市场运营现状
8.4.3 充电设施建设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分析——动力电池
9.1 2020-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综述
9.1.1 行业市场变化情况
9.1.2 国际竞争力分析
9.1.3 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9.1.4 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9.2 2020-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发展现状
9.2.1 市场产值分析
9.2.2 行业集中度
9.2.3 产销规模分析
9.2.4 重点企业排名
9.2.5 装备国产化率
9.3 2020-2022年中国不同类型动力电池发展现状
9.3.1 不同类型电池出货量
9.3.2 动力电池装机结构
9.3.3 电池配套规模分析
9.3.4 动力电池装机情况分析
9.3.5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9.4 2020-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企业发展综述
9.4.1 不同企业类型
9.4.2 动力电池成本
9.4.3 能量密度水平
9.4.4 安全性研究
9.4.5 行业竞争格局
9.4.6 市场投资动态
9.5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9.5.1 产业面临挑战
9.5.2 产业发展方向
9.5.3 技术发展方向
9.5.4 产业布局分析
9.5.5 未来发展目标
第十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分析——驱动电机
10.1 不同类别驱动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现状
10.1.1 驱动电机简介
10.1.2 异步电动机
10.1.3 永磁无刷电动机
10.1.4 开关磁阻电动机
10.1.5 直流电动机
10.2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分析
10.2.1 驱动电机技术专利
10.2.2 电机技术发展水平
10.2.3 驱动电机技术指标
10.2.4 永磁同步电机发展
10.2.5 轮毂电机发展分析
10.2.6 驱动电机发展趋势
10.3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机装机量分析
10.3.1 新能源汽车装机量
10.3.2 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
10.3.3 新能源客车装机量
10.3.4 新能源专用车装机量
10.4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市场发展态势
10.4.1 企业装机量
10.4.2 市场发展现状
10.4.3 企业竞争格局
10.4.4 重点企业发展
10.5 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机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10.5.1 技术发展趋势
10.5.2 产业调整趋势
10.5.3 新型电机前景
10.5.4 市场发展潜力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分析——充电基础设施
11.1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11.1.1 政策体系
11.1.2 国家政策
11.1.3 地方政策
11.1.4 政策建议
11.2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综述
11.2.1 充电桩保有量
11.2.2 运营商情况分析
11.2.3 充电电量流向
11.2.4 基础设施标准
11.2.5 充电技术分析
11.3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分析
11.3.1 “充电桩+商品零售+服务消费”模式
11.3.2 “充电APP+云服务+远程智能管理”模式
11.3.3 “整车厂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用户”模式
11.3.4 典型企业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1.4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区域差异化建设现状
11.4.1 综合型省份建设现状
11.4.2 运营型省份建设现状
11.4.3 旅游型省份建设现状
11.4.4 各地方政府未来规划
11.5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面临挑战
11.5.1 充电设施建设方面
11.5.2 充电运营服务方面
11.5.3 充电安全风险方面
11.5.4 行业市场建设方面
11.6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未来展望
11.6.1 行业发展趋向成熟
11.6.2 充电技术持续创新
11.6.3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11.6.4 行业问题得到缓解
第十二章 2019-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分析
12.1 全方位发展新能源车企——比亚迪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经营效益分析
12.1.3 业务经营分析
12.1.4 财务状况分析
12.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1.6 未来前景展望
12.2 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传统车企——广汽集团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6 公司发展战略
12.2.7 未来前景展望
12.3 合资布局新能源汽车车企——上汽集团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公司发展战略
12.3.7 未来前景展望
12.4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企——长安汽车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公司发展战略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车型全面新能源车企——江淮汽车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5.6 公司发展战略
12.5.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13.1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13.1.1 政策动态
13.1.2 要点解读
13.1.3 新旧对比
13.1.4 影响分析
13.1.5 政策建议
13.2 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
13.2.1 驱动由政策转向法规
13.2.2 市场积分贫富不均
13.2.3 车企业务调整压力大
13.3 产业相关政策
13.3.1 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13.3.2 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管理意见
13.3.3 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13.3.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暂行办法
13.3.5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3.3.6 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13.4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13.4.1 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
13.4.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3.4.3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13.5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13.5.1 非货币鼓励政策
13.5.2 多种政策大力扶持
13.5.3 构建完整政策体系
第十四章 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4.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态势分析
14.1.1 投资动因
14.1.2 项目投资
14.1.3 企业投资
14.1.4 投资领域
14.1.5 投资潜力
14.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地域投资现状
14.2.1 汽车行业区位图
14.2.2 新兴汽车产业地标
14.2.3 各省投资项目金额
14.2.4 地域行业竞争格局
14.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投资风险分析
14.3.1 进入壁垒
14.3.2 招商风险
14.3.3 产业风险
14.4 国内外车企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规划
14.4.1 国外车企战略布局
14.4.2 国内车企战略布局
14.4.3 国外主要车企动态
14.4.4 国内主要车企动态
14.5 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动态分析
14.5.1 投资项目综述
14.5.2 投资区域分布
14.5.3 投资模式分析
14.5.4 典型投资案例
第十五章 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15.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15.1.1 引领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15.1.2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逆
15.1.3 新能源汽车趋向智能化、电动化
15.1.4 新能源汽车未来消费模式多元化
15.2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15.2.1 电动化与低碳化结合
15.2.2 轻量化技术广泛采用
15.2.3 V2G技术成发展目标
15.3 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预测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 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指标
图表2 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出口额
图表3 全球主要经济体汇率
图表4 2016-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季度同比)
图表5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表6 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7 2006-2017年全球GDP和能源消费增长率
图表8 2017年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图表9 2017年338个城市六项污染物不同浓度区间城市比例
图表10 2018年全国汽车销售情况
图表11 2018年全国汽车生产情况
图表12 2018年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图表13 2018-2021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图表14 2017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
图表15 2017年中国汽车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
图表16 2012-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图表17 2018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TOP10
图表18 2017年日本“CEV补贴”补贴
图表19 2017年日本环保车辆税收优惠标准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