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一般是指由法定机关(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门)认可,在一定范围内经实践证明先进、成熟、适用,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其内涵与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基本相一致,是无形资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2000年《科技成果登记办法》颁布以来,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国年度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稳步提高。最近五年,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增长明显。2018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总量为65720项,比上年增长(下同)9.91%。其中,地方登记成果53869项,增长10.04%;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成果11851项,增长9.34%。地方登记成果和部门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81.97%和18.03%。从来源方面来看,2018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53869项,占全国科技成果登记总量的81.97%,增长10.04%。地方登记成果和部门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81.97%和18.03%。近年来,孵化器建设得到国家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3个10年的发展,其孵化服务模式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18年,全国共有孵化器4849家,其中1429家为专业孵化器,孵化面积13623万平方米,孵化器总收入463亿元,实现纳税额37.2亿元。未来,我国将强化市场导向意识,着力提升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区校合作入园企业减负,促进政府放权、企业搞活;强化市场对创新要素的配置功能,通过市场引导技术创新方向,推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及时落地;探索技术转移的市场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以产权为纽带、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第一章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的界定
一、科技成果的相关概念
(一)科技成果的界定
(二)科技成果的特征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第二节 中国科技成果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科技成果总量
二、中国科技成果来源
三、中国科技成果类别
四、部门科技成果类别
五、部门科技成果排名
六、地方科技成果类别
七、地方科技成果来源
八、地方科技成果排名
九、城市科技成果排名
第三节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
二、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
三、中国主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第二章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行业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二、行业相关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政策概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分析
三、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政策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其他环境分析
一、中国科技环境分析
二、科技国家奖励情况
第三章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美国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二节 日本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日本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日本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三节 英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英国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英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四节 德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德国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德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五节 加拿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加拿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加拿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六节 台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一、台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
二、台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
第七节 国外(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借鉴
第四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一)价值与功能的综合性
(二)转化任务的多重特性
(三)管理上的复杂性特点
(四)投资效益评价的多元性
三、高校科技成果的类型分析
(一)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科技成果
(二)人文社科方面的科技成果
(三)经济管理方面的科技成果
(四)应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
(五)军事领域的科技成果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
五、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高校科研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
(二)高校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三)高校与企业缺乏沟通和交流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一、高等学校科研规模
(一)科技统计高校规模
(二)高校科技研发人员
(三)研究及发展的机构
二、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一)总投入规模
(二)经费的构成
三、研究开发课题分析
(一)课题总体数量
(二)课题投入规模
(三)课题学科构成
(四)课题来源合作
四、高等学校科技产出
(一)科技产出的数量规模
(二)科技产出集中度分析
五、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义
第三节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分析
一、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三、自办产业模式分析
四、大学科技园模式分析
第四节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牛津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三)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
二、剑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剑桥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三)剑桥大学的经验启示
三、柏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柏林工大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四、早稻田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早稻田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五、庆应义塾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庆应义塾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第五节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清华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二、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华东理工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三、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浙江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四、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复旦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五、重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重庆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六、中国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中科大的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七、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中南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八、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华中科大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九、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湖南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十、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南京大学科研现状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第六节 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议
第五章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分析
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分析
一、自主研发模式分析
(一)自主研发模式可行性分析
(二)自主研发模式实效性分析
二、技术引进模式分析
(一)技术引进模式可行性分析
(二)引进技术模式实效性分析
三、技术联盟模式分析
(一)技术联盟模式可行性分析
(二)技术联盟模式实效性分析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五、孵化器模式分析
(一)孵化器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二)孵化器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六、风险投资模式分析
(一)风险投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二)风险投资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第三节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研究
一、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研究
(一)创业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
(二)成长发展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
(三)成熟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
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一)通过自主研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三)通过技术联盟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四)通过企业孵化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五)通过风险投资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二)引导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力促产学研一体化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互动效应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建设
(五)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渠道
第四节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一、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企业科研现状
(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性
二、上海新生源医药研究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一)企业科研现状
(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性
第六章 科技中介机构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外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
一、美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
二、英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
三、德国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
四、日本科技中介机构概况和典型模式研究
第二节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及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分析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现状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历程
(二)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模
(三)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区分布
(四)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情况
(五)生产力促进中心收益分析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分析
第三节 分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案例分析
一、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业务
(三)企业运营模式
二、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优势
(三)企业咨询服务
(四)企业标准服务
(五)企业认证服务
(六)企业检测服务
(七)企业外贸服务
三、中建材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业务
(三)企业发展优势
四、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机构设置
(三)企业核心业务
(四)企业发展战略
五、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机构设置
(三)企业核心业务
六、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业务
(三)国际分包中心
(四)企业发展动态
七、国青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机构设置
(三)企业经营规模
(四)企业核心业务
八、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范围
(三)企业主营业务
九、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十、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第四节 分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案例分析
一、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服务职能
(三)企业具体业务
(四)企业发展规划
二、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业务
(三)企业合作机构
三、天津滨海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业务
(三)业务具体介绍
四、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机构设置
(三)企业发展规模
(四)企业核心业务
五、石家庄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发展规模
(三)企业核心业务
六、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部门设置
(三)企业核心业务
(四)企业发展目标
七、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服务对象
(三)企业核心业务
八、湖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发展规模
(三)企业发展成果
(四)长沙数媒基地
九、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发展规模
(三)企业核心业务
十、河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发展规模
(三)企业核心业务
第五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分析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义内容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政策
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模
(一)机构数量
(二)孵化面积
三、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成果
(一)在孵企业数量
(二)在孵企业收入
(三)在孵企业人数
(四)毕业企业数量
第六节 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成果转化运营案例分析及借鉴
一、“清华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一)“清华模式”形成历程
(二)“清华模式”运作特色
(三)“清华模式”孵化体系
(四)“清华模式”成果分析
(五)“清华模式”经验借鉴
二、“杨浦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一)“杨浦模式”形成历程
(二)“杨浦模式”运作特色
(三)“杨浦模式”孵化服务
(四)“杨浦模式”服务平台
(五)“杨浦模式”经验借鉴
三、“东湖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一)“东湖模式”形成历程
(二)“东湖模式”运作特色
(三)“东湖模式”成果分析
(四)“东湖模式”经验借鉴
四、“上海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一)“上海模式”形成历程
(二)“上海模式”运作模式
(三)“上海模式”服务特色
(四)“上海模式”运作体系
(五)“上海模式”经验借鉴
五、“西安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一)“西安模式”形成历程
(二)“西安模式”服务体系
(三)“西安模式”服务特色
(四)“西安模式”成果分析
(五)“西安模式”经验借鉴
第七章 中国重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第一节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前景
第二节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三节 广东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四节 江苏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五节 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六节 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七节 山东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八节 辽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九节 福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十节 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行业分析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三、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情况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现状
五、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分析
第八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一节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三、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四、高端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二节 节能环保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
三、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产业分析
四、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三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二、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三、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四节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
三、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现状
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五节 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
三、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状况
四、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第六节 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潜力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状况
四、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七节 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一、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四、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