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4.0相关概述 14
第一节 工业4.0介绍 14
一、工业4.0的概念 14
二、工业化发展历程 14
第二节 工业4.0的三大主题 15
一、智能工厂 15
二、智能生产 15
三、智能物流 15
第三节 工业4.0的特征 15
一、互联性 15
二、集成性 16
三、大数据 16
四、创新性 16
五、转型发展 16
第四节 工业4.0的发展意义 16
一、促进宏观经济发展 16
二、改变现有生产方式 17
三、促进工业转型发展 17
四、改变员工生活方式 17
第二章 中国工业4.0发展环境分析 19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9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19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1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
五、全国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24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25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26
第二节 工业4.0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27
一、中国制造2025规划 27
二、推动“两化融合” 28
三、部署发展智慧工厂 28
四、推动智能制造 29
五、“互联网+”行动计划 29
第三节 工业4.0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30
一、人口数量及结构 30
二、科技环境分析 31
三、城镇化发展进程 33
四、工业用工荒问题 33
五、人口红利渐消退 33
第三章 国际工业4.0发展分析 35
第一节 全球工业4.0发展状况分析 35
一、全球参与工业4.0竞争 35
二、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规模 35
三、全球互联网普及情况分析 36
四、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36
第二节 德国 36
一、德国工业4.0的概念 36
二、发展工业4.0的意义 37
三、德国工业4.0实施战略 38
四、德国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39
五、德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分析 39
六、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41
第三节 美国 42
一、美国工业4.0的概念 42
二、美国工业4.0发展重点 42
三、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 43
四、美国工业机器人发展 43
第四节 日本 45
一、人工智能成突破口 45
二、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 45
三、高端制造业成立国之本 46
四、重视尖端技术发展 47
第四章 中国工业4.0发展分析 49
第一节 工业4.0发展概况 49
一、工业4.0的产生背景 49
二、中国发展工业4.0的优势 49
三、中国基础工业的发展成就 50
第二节 中国工业4.0发展进程 52
一、工业4.0重点发展领域 52
二、工业4.0发展模式分析 52
三、推动工业4.0发展举措 53
四、中德开展工业4.0合作 53
五、工业4.0未来发展蓝图 54
第三节 工业4.0产业链分析 54
一、工业4.0上游环节分析 54
二、工业4.0中游环节分析 54
三、工业4.0下游环节分析 54
第四节 工业4.0四大核心分析 55
一、集成--工业4.0与两化融合的关键 55
二、智能化设备--工业4.0生态链的基础 55
三、互联--基于CPS的智能网络核心 56
四、数据--区别于传统工业生产体系的本质特征 56
第五节 中国工业4.0发展难点 58
一、标准化 58
二、复杂的系统管理 59
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59
四、网络安全保障 60
第六节 中国工业4.0发展策略 60
一、加强国际交流 60
二、鼓励地区试点 61
三、建立安全机制 61
四、促进企业转型 61
第五章 中国汽车行业工业4.0发展分析 62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运行分析 62
一、全球汽车产销 62
二、汽车产销规模 62
三、汽车行业运行分析 63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63
(二)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63
(三)销售规模增长分析 64
(四)利润规模增长分析 65
四、汽车竞争格局 65
(一)中国轿车行业竞争格局 65
(二)国内客车市场竞争格局 66
(三)重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67
(四)中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67
(五)轻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68
(六)微型载货车竞争格局 69
五、汽车发展规划 69
第二节 工业4.0对汽车工业的重要意义 70
一、成本管控 70
二、柔性生产 70
三、提升生产效率 70
四、降低高危操作风险 71
五、加强生产/质检精度 71
第三节 中国汽车行业工业4.0发展分析 71
一、汽车工业4.0发展历程 71
二、汽车工业4.0发展环境 72
三、汽车工业制造四大工序 73
四、高端重卡发展工业4.0 74
五、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74
六、大数据驱动汽车工业4.0发展 76
第四节 中国汽车业工业4.0发展策略 77
一、制造整体策略 77
二、加快汽车转型 77
三、加强先进技术引进 77
四、加快车联网产业的推进 77
五、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应用 77
六、加快培养新兴技术人才 77
第六章 中国机器人工业发展分析 79
第一节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79
一、全球工业机器人供给分析 79
二、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分析 80
三、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分析 81
四、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种分析 81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82
一、工业机器人产量分析 82
二、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 83
三、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 83
四、工业机器人需求规模 84
五、工业机器人需求领域 85
(一)汽车行业需求分析 85
(二)机械行业需求分析 86
(三)石油化工行业需求 87
六、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89
第三节 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90
一、机器人生产线投产 90
二、智能机器人推动工业4.0 90
三、智能机器人发展前景 91
四、智能机器人发展潜力 91
第四节 机器人行业工业4.0发展规划 91
一、机器人产业面临形势 91
二、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 92
三、机器人发展主要任务 92
四、机器人重点发展方向 94
第五节 发展智能机器人推动工业4.0的措施 97
一、加快发展智慧制造 97
二、加大财政研究投入 98
三、加快制定技术条例 98
第七章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分析 100
第一节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态势 100
一、智能家居基本情况 100
二、智能家居供给情况 100
三、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101
四、智能家居市场竞争 101
第二节 中国智能家居细分产品分析 104
一、智能家居管理控制系统 104
二、智能家居安全防范系统 104
三、智能家居通信网络 105
四、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105
五、智能家居网络家电系统 106
六、智能家居视听终端系统 106
七、智能家居其他系统 107
第三节 智能家居行业典型系统分析 107
一、海尔U-home智慧屋系统 107
二、西门子智能家居产品 108
三、LG HomeNet智慧家居系统 108
四、Control4智慧家居系统 111
第四节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前景及预测 112
一、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测 112
二、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前景 112
三、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 113
四、智能家居未来热点趋势 114
第八章 中国工业4.0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115
第一节 物联网行业 115
一、物联网产业基本情况 115
二、物联网产业发展特点 116
三、全球物联网发展规模 117
四、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 117
五、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 118
六、物联网市场竞争态势 118
七、物联网产业演变趋势 119
第二节 可穿戴设备 120
一、可穿戴设备基本情况 120
二、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 120
三、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 121
四、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 122
五、可穿戴设备细分市场分析 122
(一)消费类可穿戴设备 122
(二)医疗类可穿戴设备 123
(三)宠物用可穿戴设备 124
(四)婴儿用可穿戴设备 125
(五)老人用可穿戴设备 125
六、可穿戴设备热点产品分析 126
(一)智能手表 126
(二)智能眼镜 126
(三)智能手环 127
第三节 3D打印 128
一、3D打印基本情况概述 128
二、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 128
三、全球3D打印市场销量 129
四、中国3D打印设备企业 130
五、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 131
六、3D打印影响因素分析 131
七、3D打印发展前景分析 133
八、3D打印发展方向分析 133
第四节 工程机械 134
一、工程机械基本情况 134
二、工程机械市场特点 135
三、工程机械的保有量 135
四、工程机械行业运行分析 136
(一)工程机械企业规模 136
(二)工程机械资产规模 136
(三)工程机械收入规模 137
(四)工程机械利润规模 137
五、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分析 138
(一)叉车市场分析 138
(二)挖掘机市场分析 138
(三)装载机市场分析 139
(四)起重机市场分析 139
(五)推土机市场分析 140
(六)平地机市场分析 140
(七)摊铺机市场分析 140
(八)压路机市场分析 141
(九)混凝土机械市场分析 141
第九章 重点企业工业4.0转型案例分析 143
第一节 西门子 143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43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143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43
四、企业在华经营分析 144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 145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45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145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45
四、企业在华经营分析 145
第三节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46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46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146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47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148
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49
六、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51
第四节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2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52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152
三、企业产品产销分析 152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53
五、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154
六、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55
七、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55
第五节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56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56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156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56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157
第六节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158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58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158
三、企业产销情况分析 158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58
五、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160
六、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60
七、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62
第十章 工业4.0技术及设施基础分析 164
第一节 传感器 164
一、传感器行业基本情况 164
二、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 164
三、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165
四、传感器市场发展前景 166
第二节 工业互联网 167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规模 167
二、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168
三、“两化”融合影响分析 168
四、工业互联网发展前景 170
五、互联网+发展方向分析 171
第三节 大数据 171
一、大数据行业基本情况 171
二、全球数据量产生规模 172
三、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 172
四、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 173
五、大数据市场特点分析 174
六、技术与产品创新分析 175
七、大数据商业智能前景 177
第四节 云计算 178
一、云计算基本情况分析 178
二、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 178
三、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 179
四、云计算细分市场规模 180
(一)IaaS市场规模分析 180
(二)PaaS市场规模分析 180
(三)SaaS市场规模分析 181
五、云计算行业发展特点 181
六、云计算产业发展格局 185
第五节 工业以太网 186
一、工业连接器类别介绍 186
二、工业以太网应用优势 187
三、工业以太网应用领域 188
四、本土企业竞争力分析 188
五、工业以太网发展趋势 189
第六节 通信基础网络 189
一、通信网络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189
二、通信网络服务市场发展规模 189
三、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发展基础 190
四、通信基础网络未来发展前景 190
第十一章 中国工业4.0领域优势区域分析 192
第一节 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192
一、相关政策盘点 192
二、产业发展态势 194
三、强化研发能力 195
四、产业发展困境 196
五、深圳市产业发展规模 197
第二节 泉州市工业4.0试点发展 198
一、泉州工业发展现状 198
二、泉州市工业发展目标 199
三、泉州成立工业4.0示范地区 201
四、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 201
第三节 天津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
一、制造业发展目标 202
二、制造业重点产业 202
三、制造业转型方向 203
四、制造业发展举措 204
五、制造业转型对策 204
第四节 其他地区工业4.0发展进程分析 206
一、青岛市成立工业4.0联盟 206
二、辽宁省精准对接工业4.0 206
三、浙江省推进工业4.0发展 207
第十二章 2019-2025年中国工业4.0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08
第一节 2019-2025年中国工业4.0发展前景分析 208
一、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横向连接 208
二、与下层及上层企业管理系统的纵向连接 208
三、基于开放标准和统一协议的通讯网络 209
四、移动技术和虚拟化 209
第二节 2019-2025年中国工业4.0发展方向分析 209
一、工业自动化 209
二、工业互联网 210
三、工业机器人 210
四、3D打印 211
五、传感器 211
六、智能机床 212
第三节 2019-2025年中国工业4.0相关行业发展规模预测 212
一、中国汽车制造业产品产量预测分析 212
二、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13
三、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14
四、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预测分析 215
第十三章 2019-2025年中国工业4.0领域投资机会及风险预警 216
第一节 工业4.0领域投资机会 216
一、工业4.0重点投资方向 216
二、通信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216
三、智能硬件领域投资机会 217
四、物联网领域投资机会 218
五、机器人领域投资机会 218
六、大数据应用服务投资机会 219
七、云计算领域投资机会 219
第二节 工业4.0领域投资风险分析 221
一、宏观经济风险 221
二、产业政策风险 221
三、市场风险分析 221
四、盈利模式风险 221
第三节 工业4.0投资潜力分析 222
一、工业4.0相关受益行业 222
二、工业4.0未来发展机遇 222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