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再制造,实际上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作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的交叉领域,中国再制造业的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国拥有丰富的再制造资源,发展再制造潜力巨大。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助于培育绿色消费习惯,推进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推广绿色消费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再制造产业化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循环经济重要工程,今后中国将培育一批再制造示范企业,实现再制造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完善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重点支持建立5-10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到2015年,实现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如今,我国再制造产业正在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2015年,再制造行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再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章 再制造产业综述 14
第一节 再制造产业概述 14
一、再制造产业界定 14
二、再制造与维修的区别 15
三、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位置 16
第二节 再制造产业特性 17
一、理化特性 17
二、生产模式特点 18
三、产业发展门槛 19
(一)技术门槛 19
(二)产业化门槛 20
(三)再制造对象的条件 20
第三节 发展再制造产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
一、再制造产业效益分析 20
(一)经济效益 20
(二)社会效益 21
(三)资源与环境效益 21
二、发展再制造产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3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23
(二)顺应资源日益稀缺的世界环境的必然要求 23
(三)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4
第二章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5
第一节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5
一、已出台政策解读 25
(一)产业政策历程 25
(二)重点政策解读 26
二、即将出台的政策与标准 67
(一)《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67
(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67
(三)《“十三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 67
(四)再制造产业相关标准 68
三、产业未来政策趋势预判 69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72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72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73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74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77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78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79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80
一、中国能源环境现状 80
二、中国节能降耗目标 81
三、国家政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83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85
一、再制造基本方法 85
二、再制造关键技术与设备 86
(一)再制造关键技术 86
(二)再制造关键设备及系统 88
三、中国再制造技术水平 90
四、再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93
第五节 行业物流环境分析 93
一、再制造逆向物流概述 93
(一)再制造逆向物流内涵 93
(二)再制造逆向物流特点 94
二、再制造逆向物流主要环节 95
(一)废旧产品回收 95
(二)初步分类、储存 95
(三)包装与运输 95
(四)再制造加工 95
(五)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与服务 97
三、再制造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98
(一)再制造逆向物流体系尚未建立 98
(二)原材料回收渠道狭窄制约发展 98
(三)国家将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98
四、提高再制造逆向物流水平的对策 99
(一)提高产业重视程度 99
(二)建立集中退货中心 100
(三)创新产品设计和技术 100
(四)发展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101
(五)引入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 101
第三章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02
第一节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102
一、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概况 102
二、国外再制造产业现状 102
(一)美国再制造产业 102
(二)日本再制造产业 103
(三)欧洲再制造产业 105
三、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经验 105
(一)注重再制造业的研究规划 105
(二)立法支持再制造产业发展 106
(三)加强再制造回收渠道管理 106
(四)注重发展再制造运作模式 107
第二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07
一、产业发展历程 107
二、产业发展阶段 109
三、产业试点情况 109
(一)再制造试点基本情况 109
(二)再制造试点成效分析 112
(三)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 112
四、重点发展领域 113
五、与先进国家差距 113
第三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分析 115
一、湖南浏阳再制造产业基地 115
(一)产业发展优势 115
(二)产业扶持政策 116
(三)基地发展现状 117
(四)基地建设目标 117
二、重庆市九龙工业园区 118
(一)园区基本情况 118
(二)园区产业情况 118
(三)园区发展优势 118
(四)园区发展目标 119
三、集聚化是中国再制造产业趋势 119
第四节 再制造产业的国内外合作情况 120
一、国内外科研合作情况 120
二、国内外交流平台合作 121
三、国内外技术合作情况 121
四、国内外学术合作情况 121
第五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22
一、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 122
二、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 123
三、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 123
第四章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125
第一节 汽车再制造概述 125
一、汽车再制造内涵 125
二、汽车再制造范畴 125
三、汽车再制造效益 126
第二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现状 126
一、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26
(一)汽车产销量 126
(二)汽车保有量 127
(三)报废汽车回收量 130
二、汽车再制造政策与标准 131
(一)《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131
(二)《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133
(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 138
(四)《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 139
(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139
(六)汽车再制造相关技术标准 141
三、汽车再制造产业现状 141
(一)产业发展概况 141
(二)汽车再制造产能 142
(三)汽车再制造产值规模 142
(四)再制造试点企业情况 143
四、主要零部件再制造现状 144
(一)发动机再制造 144
(二)变速器再制造 149
(三)发电机再制造 157
第三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技术进展分析 161
一、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 161
(一)纳米电刷镀技术 161
(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 161
(三)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 162
(四)其它技术 162
二、汽车再制造技术动向 162
三、汽车再制造技术趋势 163
(一)开展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技术研究 163
(二)开展再制造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164
(三)开展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加工、测试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 164
第四节 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164
一、中国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现状 164
二、国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67
(一)美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67
(二)日本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68
(三)德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68
三、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 169
(一)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 169
(二)国内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比较 169
四、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170
(一)国外再制造物流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170
(二)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 171
第五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173
一、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73
二、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经验 175
(一)依法推进产业发展 175
(二)有效的政策机制 175
(三)全员参与 175
三、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176
(一)“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 176
(二)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178
(三)技术推动发展模式 178
四、促进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 180
(一)产业发展实施步骤 180
(二)促进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80
第六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81
一、汽车再制造产业驱动因素 181
(一)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181
(二)我国报废汽车数量规模可观 182
(三)汽车备件需求数量非常庞大 182
(四)国内外差距意味着增长潜力巨大 183
二、汽车再制造产业制约因素 183
(一)消费观念障碍 183
(二)技术水平不高 183
(三)政策不够健全 184
(四)获取原材料困难 184
三、汽车再制造产业规模预测 185
第五章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186
第一节 工程机械再制造概述 186
一、工程机械再制造内涵 186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分类 186
三、工程机械再制造流程 186
第二节 国外工程机械再制造经验借鉴 188
一、国外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概况 188
二、美国卡特彼勒再制造经验借鉴 189
(一)卡特彼勒公司简介 189
(二)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现状 190
(三)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模式 192
(四)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发展经验 193
第三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可行性分析 194
一、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94
(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194
(二)工程机械向低碳经济转型 195
(三)政策支持工程机械再制造 199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必要性分析 199
三、工程机械再制造可行性分析 200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200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 200
(三)再制造经济效益 200
第四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案例分析 201
一、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动向 201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三种企业类型 202
(一)成立专门的再制造公司 202
(二)混线再制造公司 203
(三)大修工厂 203
三、领先企业工程机械再制造实力 204
(一)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4
(二)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 205
(三)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5
(四)湖南三一工程机械再制造公司 206
第五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 207
一、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 207
(一)工程机械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207
(二)多元化市场供求催生再制造 208
(三)80%的工程机械达到大修期 210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面临的威胁 211
(一)产业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 211
(二)再制造技术能力亟须产业化 211
(三)原材料来源渠道狭窄制约产业发展 212
三、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建议 212
第六章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213
第一节 机床再制造概述 213
一、机床再制造内涵 213
二、机床再制造特征 214
三、机床再制造流程 215
四、机床再制造效益 216
第二节 国外机床再制造产业现状 216
第三节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现状 217
一、机床产业发展现状 217
(一)机床产量规模 217
(二)机床数控化率 218
(三)机床保有量 218
二、机床再制造相关政策 219
三、机床再制造产业现状 220
(一)机床再制造发展历程 220
(二)机床再制造产业规模 221
(三)机床再制造技术水平 222
(四)再制造机床应用情况 223
四、中国机床再制造发展模式 224
(一)再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订单式服务模式 224
(二)回收二手旧机床进行再制造模式 224
(三)机床置换模式 224
第四节 机床再制造三大主体与案例分析 225
一、机床维修改造企业 225
(一)主要企业 225
(二)主要特点 225
(三)案例分析 226
二、机床制造企业 227
(一)主要企业 227
(二)优势分析 227
(三)案例分析 228
三、数控系统制造企业 229
第五节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 229
一、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 229
二、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障碍 230
三、机床再制造产业前景广阔 231
第七章 中国其它领域再制造现状与潜力分析 233
第一节 船舶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33
一、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233
(一)造船完工量 233
(二)船舶拆解量 234
(三)船舶保有量 235
二、船舶发展再制造意义 236
三、船舶再制造发展现状 236
(一)船舶再制造总体状况 236
(二)船舶再制造试点情况 237
(三)再制造技术进展与制约 237
四、船舶再制造发展潜力 238
第二节 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38
一、工业机电设备行业发展概述 238
(一)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概念 238
(二)机电设备再制造的可行性 239
二、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发展现状 239
(一)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总体状况 239
(二)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技术进展 240
(三)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试点企业情况 240
三、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发展潜力 240
第三节 矿采机械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41
一、矿采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241
(一)矿山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241
(二)矿山机械行业发展概况 242
(三)矿山机械设备生产供给情况 243
二、矿采机械再制造发展现状 243
(一)矿采机械再制造总体状况 243
(二)矿采机械再制造试点企业 244
三、矿采机械再制造发展潜力 245
第四节 铁路机车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45
一、铁路机车行业现状 245
(一)铁路机车产量增长情况 245
(二)铁路机车行业经营情况 246
二、轨道车辆零部件可再制造性分析 248
(一)主要失效形式分析 248
(二)再制造基本工艺方案 248
三、铁路机车再制造技术进展 249
(一)激光熔覆技术 249
(二)激光表面强化技术 251
四、铁路机车再制造实施模式 252
(一)行业模式探讨 252
(二)具体实施模式 253
第五节 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54
一、办公信息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254
(一)办公信息设备产量情况 254
(二)办公信息设备保有规模 255
(三)办公信息设备运行情况 255
二、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可行性分析 256
(一)综合利用技术进展迅猛 256
(二)资源循环利用在经济上有利可图 257
(三)资源循环利用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 258
(四)我国发展办公设备再制造业的优势 258
三、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59
(一)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发展现状 259
(二)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试点情况 260
(三)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发展趋势 261
第六节 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62
一、电器电子行业发展现状 262
(一)电器电子产品产销量 262
(二)电器电子产品保有量 263
(三)电器电子年报废数量 264
二、废旧电器回收的必要性分析 264
(一)产品自身特点 264
(二)法律法规的要求 264
(三)增加就业的要求 265
三、国外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与借鉴 265
(一)美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65
(二)日本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65
(三)欧盟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 266
四、中国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发展现状 268
(一)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 268
(二)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政策 269
(三)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现状 269
(四)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生模式的建立 269
五、中国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发展潜力 272
第七节 轮胎翻新市场现状与潜力 273
一、轮胎翻新概述 273
(一)基本内涵 273
(二)轮胎翻新意义 273
(三)相关扶持政策 274
二、轮胎行业发展现状 274
(一)轮胎产量 274
(二)废旧轮胎数量 276
三、轮胎翻新市场发展现状 276
(一)轮胎翻新市场规模 276
(二)轮胎翻新市场经营情况 277
(三)轮胎翻新技术进展分析 279
四、轮胎翻新市场存在的问题 280
(一)制约中国翻胎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80
(二)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81
(三)废旧轮胎翻新市场运行的主要瓶颈 282
(四)中国轮胎翻新市场亟需规范 283
五、轮胎翻新市场发展潜力 283
第八章 中国重点单位再制造能力与经营情况分析 286
第一节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汽车再制造) 286
一、企业基本情况 286
二、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286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86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87
第二节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再制造) 288
一、企业基本情况 288
二、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289
三、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90
四、企业营销网络分析 290
第三节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床再制造) 291
一、企业基本情况 291
二、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291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92
第四节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工业机电再制造) 292
一、企业基本情况 292
二、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293
三、企业营销网络分析 294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95
第五节 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矿采机械再制造) 298
一、企业基本情况 298
二、企业产品情况 298
三、企业资质荣誉 299
四、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299
第六节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300
一、企业基本情况 300
二、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300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301
第九章 中国主要机构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04
第一节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304
一、研究院发展情况简介 304
二、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04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05
第二节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 306
一、院系发展情况简介 306
二、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07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07
第三节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08
一、学院发展情况简介 308
二、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309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09
第四节 清华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 310
一、研究所发展情况简介 310
二、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11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11
第五节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11
一、学院发展情况简介 311
二、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13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14
第六节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14
一、研究所发展情况简介 314
二、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314
三、再制造研究优势分析 315
第十章 2018-2023年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建议 316
第一节 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316
一、行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316
(一)国家政策热力推进再制造 316
(二)需求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317
(三)中国再制造技术进步显著 317
二、行业面临的阻力分析 318
(一)对再制造缺乏足够的认识 318
(二)行业管理落后 318
(三)逆向物流体系制约 319
(四)企业税负过重 320
三、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321
(一)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 321
(二)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前景 321
(三)再制造产业规模预测 322
第二节 再制造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322
一、行业投资特点分析 322
(一)高投入 322
(二)高风险 322
(三)高回报 323
二、行业投资环境评述 323
三、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324
第三节 再制造产业受益企业分析 325
一、具有再制造技术的企业 325
二、具有配套能力的零配件企业 326
三、回收与销售渠道上的企业 327
第四节 国外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借鉴 327
一、OEM再制造商模式 327
二、独立再制造商模式 328
三、承包再制造商模式 329
四、联合再制造商模式 329
第五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主要投资建议 330
一、产业投资方向建议 330
二、产业投资方式建议 330
三、规避投资风险建议 331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