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12.8%,储采比为31年。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0%以上,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在煤炭供给方面,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2014年前7个月我国煤炭产量21.63亿吨。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2014年前7个月,我国煤炭进口量18289万吨。2014年7月,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持续32个月在3亿吨以上。在煤炭需求方面,2013年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同比增幅2.6%左右。2014年前7个月全国煤炭消费23.1亿吨,同比仅增长0.2%。
虽然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期,但我国政府频繁发布政策以调节市场,各项利好政策旨在促进行业的转型发展。例如2013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2014年8月发布的《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等。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热点主要聚焦在资源税的改革、行业转型发展、节能减排、电子商务的推进及智能化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中国宏观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持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维持煤炭工业较高的景气度。在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大环境下,未来国内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升,煤炭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得到根本改变。
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精华版)》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环境,并对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深度探讨了目前煤炭行业发展热点。随后,报告对煤炭行业做了热点细分产品、区域格局、进出口数据、市场竞争及产业链分析,最后分析了煤炭行业重点企业、行业投融资及前景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能源局、工信部、产业研究中心、市场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煤炭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煤炭行业,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特点分析
1.1 世界
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1.1.1 全球煤炭储量状况
1.1.2 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
1.1.3 世界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2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1.2.1 中国煤炭储量状况
1.2.2 中国煤炭储量分布
第二章 2012-2014年世界煤炭工业分析
2.1 全球煤炭工业发展总体探析
2.1.1 世界煤炭市场产销分析
2.1.2 世界煤炭市场供需特征
2.1.3 世界煤炭市场价格走势
2.1.4 世界煤炭市场长期预测
2.2 主要国家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2.2.1 美国
2.2.2 俄罗斯
2.2.3 澳大利亚
2.2.4 南非
2.2.5 印尼
2.2.6 德国
2.2.7 印度
第三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3.1.2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3.1.3
产业结构发生标志性转变
3.1.4 高耗能行业发展受限
3.2 社会环境
3.2.1 人口环境分析
3.2.2 收入及消费水平
3.2.3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3.2.4 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3.2.5 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3.3 政策环境
3.3.1 产业政策
3.3.2 行业监管政策
3.3.3 市场调节政策
3.3.4 税收优惠政策
3.3.5 节能
环保政策
3.3.6 行业政策展望
3.3.7 落后煤矿淘汰规划
3.4
技术环境
3.4.1 煤炭产业化技术
3.4.2 洁煤技术现状
3.4.3 煤炭信息化技术
3.4.4 煤炭技术开发前景
第四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深度分析
4.1 2012-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4.1.1 行业产能形势
4.1.2 行业运营状况
4.1.3 市场景气指数
4.1.4 政府调控现状
4.1.5 企业战略动向
4.2 2012-2014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分析
4.2.1 市场供给分析
4.2.2 市场需求分析
4.2.3 供需平衡分析
4.3 2012-2014年煤炭市场价格分析
4.3.1 市场价格机制现状
4.3.2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
4.3.3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4.3.4 价格市场化改革现状
4.4 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4.1 行业面临的问题
4.4.2 发展壮大的措施思路
4.4.3 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煤炭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5.1 2010-2014年6月中国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经济规模
5.1.1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规模
5.1.2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规模
5.1.3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规模
5.2 2010-2014年6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5.2.1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行业亏损面
5.2.2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毛利率
5.2.3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5.2.4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利润率
5.3 2010-2014年6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5.3.1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5.3.2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5.3.3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资产周转率
5.4 2010-2014年6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5.4.1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负债率
5.4.2 2010-2014年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六章 2012-2014年煤炭产业发展热点分析
6.1 煤炭行业资源税改革分析
6.1.1 改革背景
6.1.2 企业赋税现状
6.1.3 资源税改革进展
6.1.4 改革的利益博弈
6.1.5 税率成博弈热点
6.2 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分析
6.2.1 行业转型升级现状
6.2.2 企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6.2.3 重点企业转型经验借鉴
6.3 煤炭行业整合重组分析
6.3.1 兼并重组成行业重要任务
6.3.2 行业兼并重组推行现状
6.3.3 兼并重组对企业的影响
6.3.4 企业整合重组的主要模式
6.4 煤炭
工业节能减排分析
6.4.1 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6.4.2 节能减排政策
6.4.3 节能减排成效
6.4.4 落后产能淘汰现状
6.4.5 企业节能减排力度
6.4.6 节能减排空间及潜力
6.5 煤炭
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6.5.1 电商构建态势
6.5.2 建设现状分析
6.5.3 主要平台介绍
6.5.4 存在的隐忧
6.5.5 市场发展前景
6.6 煤炭产业智能化发展探析
6.6.1 智能化发展优势
6.6.2 智能化推进动态
6.6.3 智能化面临的阻碍
6.6.4 发展前景分析
6.7 煤炭市场其他热点探讨
6.7.1 产业结构的调整
6.7.2 煤炭市场化分析
第七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细分市场分析
7.1 褐煤
7.1.1 褐煤资源分布情况
7.1.2 褐煤市场供给状况
7.1.3 褐煤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7.1.4 未来褐煤洗选加工业发展方向
7.2 焦煤
7.2.1 焦煤储量及分布情况
7.2.2 焦煤市场供给状况
7.2.3 焦煤市场供需平衡状况
7.2.4 炼焦煤市场价格走势
7.3 无烟煤
7.3.1 无烟煤资源供给格局
7.3.2 无烟煤市场供给量分析
7.3.3 无烟煤市场需求分析
7.3.4 无烟煤市场价格走势
7.4 动力煤
7.4.1 动力煤资源分布情况
7.4.2 动力煤市场供给状况
7.4.3 动力煤市场需求状况
7.4.4 动力煤市场价格走势
第八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产业区域格局分析
8.1 华北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1.1 山西省
8.1.2 内蒙古自治区
8.1.3 河北省
8.2 西北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2.1 陕西省
8.2.2 新疆自治区
8.2.3 宁夏自治区
8.3 西南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3.1 贵州省
8.3.2 云南省
8.3.3 四川省
8.3.4 重庆市
8.4 华东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4.1 山东省
8.4.2 安徽省
8.4.3 江苏省
8.4.4 福建省
8.5 华中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5.1 湖北省
8.5.2 湖南省
8.5.3 河南省
8.5.4 江西省
8.6 东北地区煤炭行业的发展
8.6.1 辽宁省
8.6.2 黑龙江省
第九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进出口分析
9.1 2012-2014年6月中国煤炭进出口数据分析
9.1.1 对
外贸易总量分析
9.1.2 进口总量分析
9.1.3 出口总量分析
9.2 2012-2014年6月中国主要煤炭品种进出口数据分析
9.2.1 无烟煤
9.2.2 其它烟煤
9.2.3 炼焦煤
9.2.4 褐煤
9.2.5 制
成型的褐煤
9.2.6 泥煤
9.2.7 其他煤
第十章 2012-2014年煤炭产业链发展分析
10.1 煤炭产业链结构介绍
10.2 煤炭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10.2.1 主要煤矿格局
10.2.2 可开采煤矿类型
10.2.3 煤矿山开发现状
10.3 煤炭中游行业发展分析
10.3.1 煤炭工业
运输格局
10.3.2 煤炭运输市场态势分析
10.3.3 煤炭主要运输渠道现状
10.3.4 中国煤炭运输成本分析
10.3.5 未来煤炭运输渠道建设规划
10.4 煤炭下游行业发展分析
10.4.1 下游行业用煤格局
10.4.2
电力行业
10.4.3
钢铁行业
10.4.4
建材行业
10.4.5
化工行业
第十一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优势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经营效益分析
11.1.3 业务经营分析
11.1.4 财务状况分析
11.1.5 未来前景展望
11.2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经营效益分析
11.2.3 业务经营分析
11.2.4 财务状况分析
11.2.5 未来前景展望
11.3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经营效益分析
11.3.3 业务经营分析
11.3.4 财务状况分析
11.3.5 未来前景展望
11.4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经营效益分析
11.4.3 业务经营分析
11.4.4 财务状况分析
11.4.5 未来前景展望
11.5 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5.1 企业发展概况
11.5.2 经营效益分析
11.5.3 业务经营分析
11.5.4 财务状况分析
11.5.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2012-2014年中国煤炭市场竞争分析
12.1 煤炭行业竞争主体格局
12.1.1 新加入者
12.1.2 现有煤炭企业
12.1.3 其它能源产业
12.1.4 煤炭用户
12.1.5 煤炭企业供方
12.2 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分析
12.2.1 中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2.2.2 中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12.2.3 煤炭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12.2.4 国产煤炭与进口煤炭的竞争分析
12.3 煤炭市场竞争转变特点分析
12.3.1 竞争内容的转变
12.3.2 竞争对象的转变
12.3.3 竞争形态的转变
12.3.4 竞争方式的转变
12.3.5 竞争结果的转变
12.4 煤炭企业降价竞争的方式透析
12.4.1 企业直接降价
12.4.2 企业间接降价
12.4.3 付款方式不同造成价格下滑
12.4.4 未及时付款造成被迫降价
12.4.5 企业之间竞争压价
第十三章 中国煤炭行业投融资风险预警及建议
13.1 中国煤炭行业投融资综述
13.1.1 投融资体制分析
13.1.2 主要融资渠道
13.1.3 融资新模式
13.1.4 融资风险及防范
13.1.5 境外融资环境分析
13.2 2012-2014年中国煤炭
产业投资状况
13.2.1 行业
投资规模
13.2.2 投资主体的变化
13.2.3 产业投资热点
13.3 主要国家煤炭工业投资环境分析
13.3.1 在加拿大开发煤矿的一般步骤
13.3.2 澳大利亚煤炭业的税收和
租赁费
13.3.3 越南积极寻找煤炭进口新市场
13.3.4 投资印度煤炭行业的机会分析
13.4 中国煤炭产业潜在的危机分析
13.4.1 资源及能源危机
13.4.2 环境危机
13.4.3 安全危机
13.4.4 行业地位及社会危机
13.4.5 管理体制危机
13.5 煤炭企业境外项目投资风险及规避
13.5.1 投资风险特点
13.5.2 投资风险的构成与分类
13.5.3 投资风险的防范战略
13.6 煤炭行业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对2014-2018年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4.1 中国煤炭市场发展预测
14.1.1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14.1.2 未来中国煤炭市场进口格局展望
14.1.3 未来中国煤炭行业消费控制规划
14.2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4.2.1 指导方针和目标
14.2.2 生产开发布局
14.2.3 重点发展任务
14.2.4 环境影响评价
14.2.5 具体保障措施
14.3 对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发展预测
14.3.1 影响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发展因素分析
14.3.2 对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14.3.3 对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14.3.4 对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