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新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区之一,通过承接外部产业转移进行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于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在国家重点扶持、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全国十九省市对口援疆的大背景下,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为新疆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战略优势和良好的平台。
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提出以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立足区位优势,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让具备了特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疆,站在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前沿,新疆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枢纽。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巨大市场潜力和突出资源优势的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产业转移承接地。
发布的《2016-2020年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机会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内涵、模式及动力机制等,接着分析了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经济基础及政策导向。然后,报告对新疆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方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透析,并全面分析了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园区、模式选择、政策路径及招商引资策略。最后,报告介绍了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布局安排。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研究中心、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内涵及模式概述
1.1 产业转移的概念界定
1.1.1 产业转移的定义
1.1.2 产业转移的分类
1.1.3 产业转移的特点
1.2 产业转移的规律及意义
1.2.1 产业转移的规律
1.2.2 产业转移的条件
1.2.3 产业转移的战略意义
1.3 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1.3.1 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
1.3.2 产业整体转移与部分产业链的转移
1.3.3 协作性产业转移与并购性产业转移
1.3.4
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
1.3.5 企业迁移与要素流动
第二章 经济转移升级与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2.1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国际背景分析
2.1.1 全球总需求及其结构出现新变化
2.1.2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新变化
2.1.3 全球实体经济竞争态势出现新变化
2.1.4 全球贸易和
投资环境出现新变化
2.2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2.2.1 转型升级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2.2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
2.2.3 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坚定
2.2.4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2.2.5 经济转型升级机遇与风险并存
2.3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机遇分析
2.3.1 国际环境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2.3.2 城镇化为转型升级提供空间
2.3.3 信息化为转型升级提供契机
2.3.4 生态环境提出升级迫切要求
2.4 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分析
2.4.1 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格局
2.4.2 传统产业通过产业转移加速升级
2.4.3 结合资源禀赋克服转型升级瓶颈
2.4.4 节能
环保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要求
2.5 国内产业转移新趋势分析
2.5.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占主导
2.5.2 能源密集型产业西移规模扩大
2.5.3 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将急剧增多
2.5.4 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放缓
第三章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3.1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3.1.1 产业转移对转移地经济的影响
3.1.2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经济的影响
3.2 产业转移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3.2.1 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2 利用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3.2.3 利用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3.3 区域经济结构的产业转移的影响
3.3.1 产业升级动力使发达地区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
3.3.2 产业升级动力使欠发达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3.3.3 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3.4 产业政策导向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
3.4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3.4.1 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作
3.4.2 实现产业转移各方共赢
3.4.3 主导产业显现地方特色
3.4.4 加快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3.5 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
3.5.1 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3.5.2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
3.5.3 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变迁
3.5.4 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迁
3.5.5 政府政策的影响
3.5.6 地域
文化的影响
3.6 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要素
3.6.1 市场规模及潜力
3.6.2 基础设施条件
3.6.3 产业配套能力
3.6.4 人力资本情况
3.6.5 经济发展水平
第四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4.1 区位优势
4.1.1 地质地貌特点
4.1.2 地理位置优越
4.1.3 连接亚欧大陆
4.1.4 向西开放窗口
4.1.5 丝绸之路核心
4.2 资源优势
4.2.1 水土资源
4.2.2 矿产资源
4.2.3 能源资源
4.2.4 生物资源
4.2.5 气候资源
4.3 政策优势
4.3.1 放宽市场准入
4.3.2 财税优惠政策
4.3.3 对外开放政策
4.3.4 对口援疆优惠政策
4.3.5 西部大开发政策
4.4 成本优势
4.4.1 水价成本
4.4.2 电价成本
4.4.3 人力成本
4.4.4 工业用地
4.5 制约因素
4.5.1 融资瓶颈
4.5.2 人才短缺
4.5.3 环境风险
4.5.4 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五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分析
5.1 区内经济规模
5.1.1 地区生产总值
5.1.2 工业经济规模
5.1.3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5.1.4 消费品
零售规模
5.1.5 财政和
金融规模
5.1.6 对
外贸易规模
5.2 区域经济布局
5.2.1 天山北坡经济带
5.2.2 天山南坡产业带
5.2.3 乌昌石城市群
5.2.4 特殊经济
开发区
5.2.5 沿边高寒地区
5.2.6 南疆贫困地区
5.3 优势产业规模
5.3.1
农业
5.3.2 油气产业
5.3.3
煤炭产业
5.3.4
纺织服装业
5.3.5
建材产业
5.3.6
化工产业
5.4 境外辐射市场
5.4.1 蒙古
5.4.2 俄罗斯
5.4.3 哈萨克斯坦
5.4.4 吉尔吉斯斯坦
5.4.5 塔吉克斯坦
5.4.6 巴基斯坦
5.5 新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评价
5.5.1 评价方法
5.5.2 评价体系
5.5.3 实证分析
5.5.4 行业选择
5.5.5 综合评价
第六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分析
6.1 全国区域工业发展总体导向
6.1.1 东北地区
6.1.2 东部地区
6.1.3 中部地区
6.1.4 西部地区
6.2 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6.2.1 总体要求
6.2.2 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6.2.3 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6.2.4 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6.2.5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6.2.6 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6.2.7 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6.2.8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6.3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导向及重点区域
6.3.1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导向
6.3.2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6.3.3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6.4 新疆有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目录
6.4.1 化工
6.4.2
机械
6.4.3
汽车
6.4.4
轻工
6.4.5
食品
6.4.6 纺织
6.4.7 建材
6.4.8
钢铁
6.4.9 有色金属
6.4.10
医药
6.4.11
电子信息
6.5 2014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6.5.1 目录简介
6.5.2 新疆部分
第七章 新疆
装备制造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7.1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7.1.1 财税优惠政策
7.1.2 转型升级政策
7.1.3 投资准入政策
7.1.4 产业促进政策
7.1.5 设备进口规定
7.2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7.2.1 支柱产业定位
7.2.2 产业规模分析
7.2.3 新增产能分析
7.2.4 产业结构升级
7.2.5 重点项目布局
7.3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7.3.1 乌鲁木齐
7.3.2 哈密地区
7.3.3 克拉玛依
7.3.4 昌吉州
7.3.5 乌苏市
7.4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领域
7.4.1
工程机械制造
7.4.2 纺织机械制造
7.4.3
风电设备制造
7.4.4 环保设备制造
7.4.5 汽车制造
7.5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7.5.1 需求前景
7.5.2 不利因素
7.5.3 规划目标
7.5.4 布局重点
7.6 新疆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7.6.1 发展产业集群
7.6.2 推进技术创新
7.6.3 培育应用市场
7.6.4 强化政策扶持
7.6.5 保障公平竞争
第八章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8.1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8.1.1 财税优惠政策
8.1.2 转型升级政策
8.1.3 投资准入政策
8.1.4 产能调整政策
8.1.5 节能环保政策
8.2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8.2.1 矿产资源富集优势突出
8.2.2 西北地区
钢材产销规模
8.2.3 新疆
建筑行业钢材需求
8.2.4 新疆装备产业钢材需求
8.2.5 钢铁资源抢占内地市场
8.2.6 财政补贴钢铁再生利用
8.3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8.3.1 伊犁
8.3.2 哈密
8.3.3 喀什
8.3.4 巴州
8.3.5 若羌
8.4 新疆周边国家钢材需求分析
8.4.1 哈萨克斯坦
8.4.2 吉尔吉斯斯坦
8.4.3 塔吉克斯坦
8.4.4 巴基斯坦
8.5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8.5.1 需求规模预测
8.5.2 供需平衡预测
8.5.3 产业转型趋势
8.5.4 产品定位方向
8.6 新疆钢铁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8.6.1 优化产业布局
8.6.2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8.6.3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8.6.4 强化技术创新和改造
8.6.5 发展钢铁生产服务业
第九章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9.1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9.1.1 财政税收政策
9.1.2 转型升级政策
9.1.3 投资准入政策
9.1.4 产能调整政策
9.1.5 节能环保政策
9.2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9.2.1 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
9.2.2 有色金属产业规模扩张
9.2.3 有色金属电商平台建成
9.2.4 有色金属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9.2.5 积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
9.2.6 引导内地有色产业有序转移
9.3 新疆
电解铝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9.3.1 电解铝行业持续增长
9.3.2 电解铝产业高度市场化
9.3.3
煤电铝产业一体发展路径
9.3.4 新疆电解铝项目盈利空间
9.3.5 新疆电解铝产品内销形势
9.3.6 电解铝调控政策影响有限
9.4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9.4.1 哈密
9.4.2 阜康
9.4.3 石河子
9.4.4 阿克苏
9.4.5 霍尔果斯
9.5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9.5.1 需求前景
9.5.2 规划目标
9.5.3 布局重点
9.5.4 发展方向
9.6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9.6.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9.6.2 因地制宜鼓励多元发展
9.6.3 着力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
9.6.4 加快有色金属企业技术进步
9.6.5 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
第十章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10.1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10.1.1 财税优惠政策
10.1.2 转型升级政策
10.1.3 投资准入政策
10.1.4 产业促进政策
10.1.5 安全生产政策
10.2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0.2.1 石化领域市场化改革提速
10.2.2
石油化工产值规模持续增长
10.2.3 石油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0.2.4 煤化工行业面临转型升级
10.2.5 化工园区建设高效推进
10.2.6 化工产品能效对标启动
10.2.7 建设大型化工装备基地
10.3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10.3.1 准东经济区
10.3.2 奎屯-独山子
10.3.3 克拉玛依
10.3.4 石河子
10.3.5 若羌
10.4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10.4.1 规划目标
10.4.2 布局重点
10.4.3 前景预测
10.4.4 发展方向
10.5 新疆化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10.5.1 从资源采掘转向精深加工
10.5.2 促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
10.5.3 调整化工产品结构
10.5.4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10.5.5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第十一章 新疆建材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11.1 新疆建材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11.1.1 财税优惠政策
11.1.2 转型升级政策
11.1.3 投资准入政策
11.1.4 十二五规划目标
11.2 新疆建材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1.2.1 建筑行业产值规模扩张
11.2.2 建材行业平稳较快增长
11.2.3 建材行业投资结构优化
11.2.4 推动建材工业结构调整
11.2.5 建材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11.2.6 建材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1.3 新疆建材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11.3.1 阿克苏
11.3.2 昌吉州
11.3.3 喀什市
11.3.4 伊犁州
11.3.5 哈密
11.4 新疆建材行业细分市场承接产业转移机会分析
11.4.1
石材市场
11.4.2
水泥市场
11.4.3
玻璃市场
11.4.4 陶瓷市场
11.4.5 墙体材料市场
11.5 新疆建材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11.5.1 优化产品结构
11.5.2 推进节能减排
11.5.3 加强自主创新
11.5.4 推进技术改造
11.5.5 发展建材服务业
第十二章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12.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12.1.1 财税优惠政策
12.1.2 投资准入政策
12.1.3 转型升级政策
12.1.4 初加工机械化政策
12.1.5 十二五发展原则及思路
12.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2.2.1 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
12.2.2 农副产品外销模式转变
12.2.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12.2.4 科技助力现代农牧业发展
12.2.5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12.3 新疆农产品加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12.3.1 哈密地区
12.3.2 喀什地区
12.3.3 阿克苏
12.3.4 昌吉州
12.3.5 乌苏市
12.4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领域
12.4.1
粮油加工
12.4.2 林果加工
12.4.3 畜产品加工
12.4.4
水产品加工
12.4.5 特色农产品加工
12.5 新疆农产品加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12.5.1 比较优势
12.5.2 不利因素
12.5.3 规划目标
12.5.4 发展方向
12.6 新疆农产品加工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12.6.1 推动示范基地建设
12.6.2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2.6.3 健全检验
检测体系
12.6.4 建立农产品营销平台
12.6.5 强化流通体系建设
12.6.6 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十三章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及策略分析
13.1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13.1.1 财税优惠政策
13.1.2 转型升级政策
13.1.3 差别化信贷政策
13.1.4 棉花直补细则
13.1.5 带动就业政策
13.1.6 出疆补贴政策
13.2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3.2.1 原料产地优势
13.2.2 产能水平分析
13.2.3 经济效益分析
13.2.4 大型企业布局
13.2.5 拓展中亚市场
13.2.6 出口贸易规模
13.2.7 产业
基金设立
13.3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
13.3.1 阿克苏
13.3.2 库尔勒
13.3.3 石河子
13.3.4 喀什地区
13.3.5 昌吉地区
13.4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前景
13.4.1 比较优势
13.4.2 不利因素
13.4.3 规划目标
13.4.4 发展趋势
13.4.5 前景展望
13.5 新疆纺织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13.5.1 促进有序转移
13.5.2 优化产业布局
13.5.3 完善产业配套
13.5.4 营造公平环境
13.5.5 制定承接门槛
13.5.6 加强人才培养
第十四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园区介绍
14.1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1.1 园区规模
14.1.2 区位优势
14.1.3 配套设施
14.1.4 优惠政策
14.1.5 规划目标
14.2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2.1 园区规模
14.2.2 区位优势
14.2.3 配套设施
14.2.4 优惠政策
14.2.5 规划目标
14.3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14.3.1 园区规模
14.3.2 区位优势
14.3.3 投资成本
14.3.4 配套设施
14.3.5 优惠政策
14.3.6 规划目标
14.4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14.4.1 园区规模
14.4.2 区位优势
14.4.3 配套设施
14.4.4 优惠政策
14.4.5 规划目标
14.5 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
14.5.1 园区规模
14.5.2 园区定位
14.5.3 资源优势
14.5.4 优惠政策
14.6 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
14.6.1 园区规模
14.6.2 区位优势
14.6.3 配套设施
14.6.4 优惠政策
14.6.5 规划目标
第十五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及建议
15.1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阶段特征
15.1.1 初步探索阶段
15.1.2 快速发展阶段
15.2 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5.2.1 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15.2.2 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
15.3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
15.3.1 政府与政府之间合作
15.3.2 政府与企业之间合作
15.3.3 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
15.4 新阶段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点
15.4.1 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向数量质量并重
15.4.2 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
15.4.3 重点承接人才、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
15.4.4 坚持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
15.5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分析
15.5.1 要素注入式
15.5.2 企业内部一体化
15.5.3 企业虚拟一体化
15.5.4 产业转移园区
15.6 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的合作模式分析
15.6.1 合作方政府投资模式
15.6.2 合作方企业投资模式
15.6.3 园区所在地政府投资模式
15.6.4 双方政府共同投资模式
15.7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模式选择策略分析
15.7.1 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15.7.2 发挥优势与互利共赢推动相结合
15.7.3 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
15.7.4 产业承接与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相结合
15.7.5 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15.7.6 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
第十六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路径及建议
16.1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6.1.1 产业发展软环境亟待改善
16.1.2 缺乏有效金融政策支持
16.1.3 产业配套能力仍需加强
16.1.4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6.1.5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16.1.6
物流成本较高
16.2 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路径
16.2.1 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意识
16.2.2 更好地营造产业转移环境
16.2.3 恰当、合理地选择移入产业
16.2.4 正确处理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的关系
16.2.5 承接产业转移与构筑主导产业相结合
16.2.6 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6.3 新疆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的政策建议
16.3.1 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产业转移
16.3.2 减少行政干预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1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6.3.4 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有选择的审慎引资
16.3.5 坚持环保准入标准引进绿色产能
16.4 新疆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机制的对策措施
16.4.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16.4.2 营造各类主体平等竞争环境
16.4.3 加快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16.4.4 规范和理顺产业园区监督管理体制
16.4.5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6.5 新疆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16.5.1 健全资本、人才、技术等市场体系
16.5.2 建立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
16.5.3 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6.5.4 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
16.5.5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6.5.6 优先投入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
16.6 新常态下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绿色转型建议
16.6.1 以绿色GDP为尺度衡量承接产业转移效益
16.6.2 以绿色经济为目标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16.6.3 以绿色技术为支撑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16.6.4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
第十七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17.1 新疆自治区招商引资规模分析
17.1.1 引资总量增长
17.1.2 外省投资规模
17.1.3 区域引资规模
17.1.4 重点项目规模
17.2 新疆自治区招商引资运行特点
17.2.1 产业援疆贡献作用明显
17.2.2 新执行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17.2.3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17.2.4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17.2.5 资金投向更趋合理
17.2.6 民间投资再创新高
17.3 国内主要招商引资模式分析
17.3.1 政府主导型模式
17.3.2 市场主导型模式
17.3.3 总部经济模式
17.3.4 专攻型模式
17.3.5 并购模式
17.3.6 以民引外模式
17.3.7
招商模式比较
17.4 新疆自治区招商引资的基本原则
17.4.1 坚持就业先导
17.4.2 坚持环保优先
17.4.3 坚持科学招商
17.4.4 坚持因地制宜
17.4.5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
17.4.6 向西开放
17.5 新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方向
17.5.1 加大南疆地区招商引资改善区域不均
17.5.2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招商引资
17.5.3 继续加大第二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17.5.4 继续加大民间资本招商引资力度
17.5.5 进一步拓展各类展会的经济功能
17.6 新疆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17.6.1 定位策略
17.6.2 价格策略
17.6.3 合作方式策略
17.6.4
广告宣传策略
17.6.5 跟踪服务策略
17.7 新疆招商引资项目风险规避及退出机制分析
17.7.1 规范项目引进程序
17.7.2 建立项目评估制度
17.7.3 完善项目投资协议
17.7.4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17.7.5 落实用地退出机制
第十八章 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思路分析
18.1 新疆主体功能区开发理念及原则
18.1.1 主体功能区开发理念
18.1.2 主体功能区空间划分
18.1.3 主体功能区重大关系
18.1.4 主体功能区开发原则
18.2 新疆主体功能区战略目标
18.2.1 主要目标
18.2.2 战略任务
18.2.3 未来展望
18.3 新疆主体功能区总体划分方案
18.3.1 重点开发区域
18.3.2 限制开发区域
18.3.3 禁止开发区域
18.4 重点开发区域
18.4.1 功能定位和开发原则
18.4.2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18.4.3 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18.5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18.5.1 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
18.5.2 农产品主产区发展方向
18.5.3 农产品主产区布局规划
18.6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18.6.1 生态功能区定位
18.6.2 生态功能区类型
18.6.3 生态功能区规划目标
18.6.4 生态功能区发展方向
18.6.5 生态功能区开发管制原则
18.7 禁止开发区域
18.7.1 功能定位
18.7.2 管制原则
18.7.3 近期任务
18.8 保障措施
18.8.1 区域政策
18.8.2 绩效评价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