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中商情报网推出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业现状、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状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状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企业了解新能源汽车业、投资该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第一章 新能源
汽车的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1.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1.1.3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1.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1.2.3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
1.2.4 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1.3 纯电动汽车概述
1.3.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1.3.2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3.3 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1.3.4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1.4 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1.4.1 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1.4.2 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
1.4.3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1.4.4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
1.5 太阳能汽车概述
1.5.1 太阳能汽车的定义
1.5.2 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
1.5.3 太阳能汽车的实例
1.5.4 太阳能汽车的劣势
1.6 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
1.6.1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
石油气汽车
1.6.2 醇类汽车
1.6.3 气动汽车
1.6.4 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第二章 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
2.1.1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2.1.2 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2.1.3 2014年1-4月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2.1.4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2.2.1 中国汽车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2.2.2 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2.2.3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
2.2.4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最新运行状况
2.3 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
2.3.1 能源问题成中国汽车
产业发展短板
2.3.2 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资源和环境约束
2.3.3 中国汽车工业能源消耗量大的因素
2.3.4 中国调整汽车消费税应对能源危机
2.4 汽车
环保问题分析
2.4.1 中国汽车排放污染问题形势严峻
2.4.2 中国汽车污染的状况分析
2.4.3 中国汽车尾气污染现状分析
2.4.4 中国汽车环保问题的解决对策
2.5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2.5.1 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2.5.2 中国汽车处于能源动力技术变革的的战略机遇期
2.5.3 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
2.5.4 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第三章 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1 2012-2014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现状
3.1.2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解析
3.1.3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4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3.2 2012-2014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2.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3.2.2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3.2.3 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3.2.4 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3.2.5 法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3.2.6 荷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3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综况
3.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3.3.2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发展实力凸显
3.3.3 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现状
3.3.4 我国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3.4 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回顾
3.4.1 2010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3.4.2 2010年中外企业竞逐新能源汽车市场
3.4.3 2010年新能源汽车国企巨头联盟成立
3.4.4 2010年新能源汽车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3.5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
3.5.1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综述
3.5.2 201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分析
3.5.3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厂商分析
3.5.4 2011年主要新能源车型销量状况
3.6 2012-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
3.6.1 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综述
3.6.2 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分析
3.6.3 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厂商分析
3.6.4 2012年我国新能源车型销量状况
3.6.5 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3.6.6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发展概况
3.7 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3.7.1 深圳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迅速扩大
3.7.2 2012年广州筹建三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3.7.3 2013年广东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3.7.4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动态
3.7.5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规划
3.7.6 2013年
江苏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计划
3.7.7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7.8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3.8 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3.8.1 中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现状
3.8.2 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现状
3.8.3 国外企业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状况
3.8.4 国内企业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状况
3.9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9.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3.9.2 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3.9.3 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3.9.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3.9.5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与专利困局
3.10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策及战略
3.10.1 促进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对策
3.10.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对策
3.10.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3.10.4 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建议
第四章 2012-2014年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4.1 2012-2014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概况
4.1.1 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
4.1.2 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现状
4.1.3 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4.1.4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4.1.5 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4.1.6 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售形势
4.2 2012-2014年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4.2.1 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4.2.2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4.2.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4.2.4 本土车企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分析
4.2.5 混合动力车低价销售策略成效显著
4.3 2012-2014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4.3.1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4.3.2 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和面临的攻关难题
4.3.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
4.3.4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4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4.4.1 成本和价格偏高
4.4.2 关键技术含量低
4.4.3 国家对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4.4.4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策略
4.5 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4.5.1 混合动力汽车是最适宜长远发展的新能源汽车
4.5.2 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4.5.3 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
4.5.4 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2012-2014年纯电动汽车分析
5.1 2012-2014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5.1.1 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
5.1.2 世界纯电动汽车销售现状
5.1.3 世界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
5.1.4 美国持续推进纯电动汽车发展
5.1.5 德国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发展
5.1.6 西班牙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5.2 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5.2.1 中国纯电动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
5.2.2 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不断探索
5.2.3 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将带动新兴产业群发展
5.2.4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5.2.5 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应用前景看好
5.3 2012-2014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5.3.1 国内首个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开建
5.3.2 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形势
5.3.3 我国纯电动汽车迈入量产阶段
5.3.4 国内首台换电式纯电动城市
物流车启用
5.4 2012-2014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5.4.1 全球纯电动汽车专利技术概况
5.4.2 我国纯电动汽车专利技术状况
5.4.3 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
5.4.4 我国纯电动城市客车核心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5.4.5 未来我国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
5.5 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
5.5.1 技术争议
5.5.2 运行经济性
5.5.3 基础设施装备
5.5.4 政府政策支持
5.6 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5.6.1 纯电动汽车成本过高可通过三种渠道解决
5.6.2 解决电能生产环节的污染未来可依赖绿色
电力
5.6.3 电池寿命及废弃电池的污染问题寄望技术进步
5.6.4 充电设施的建设寻求合作共赢
第六章 2012-2014年燃料电池汽车分析
6.1 2012-2014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
6.1.1 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6.1.2 各国踊跃投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6.1.3 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新机遇
6.1.4 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
6.1.5 英国将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6.1.6 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
6.1.7 韩企拟批量投产燃料电池汽车
6.2 2012-2014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6.2.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的成果
6.2.2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概况
6.2.3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6.2.4 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6.3 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
6.3.1 工作原理介绍
6.3.2 环境效益分析
6.3.3 在现实中的应用
6.3.4 发展的阻碍因素
6.3.5 加速推广的对策
6.4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
6.4.1 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6.4.2 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6.4.3 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6.5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策略及前景趋势
6.5.1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缺失
6.5.2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6.5.3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6.5.4 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
第七章 2012-2014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分析
7.1 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7.1.1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7.1.2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因素分析
7.1.3 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7.1.4 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现状
7.1.5 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1.6 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
7.2 甲醇汽车
7.2.1 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
7.2.2 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7.2.3 我国甲醇汽车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7.2.4 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7.2.5 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建议
7.3 二甲醚汽车
7.3.1 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
7.3.2 《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正式实施
7.3.3 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
7.3.4 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
7.4 太阳能汽车
7.4.1 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太阳能汽车奠定了基础
7.4.2 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
7.4.3 中国太阳能汽车的发展分析
7.4.4 中国太阳能汽车的实用化对策及前景
第八章 2012-2014年主要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8.1 丰田汽车公司
8.1.1 公司简介
8.1.2 丰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解析
8.1.3 丰田新能源汽车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8.1.4 丰田混合动力车发展成绩亮眼
8.1.5 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
8.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2.1 公司简介
8.2.2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8.2.3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主要成就
8.2.4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路线
8.2.5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8.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8.3.1 公司简介
8.3.2 中国一汽发展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就
8.3.3 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
投资研发概况
8.3.4 一汽斥巨资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8.3.5 “十二五”一汽将投资98亿发展新能源汽车
8.3.6 “十二五”一汽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商品化
8.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4.1 公司简介
8.4.2 奇瑞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8.4.3 奇瑞新能源汽车投资推广概况
8.4.4 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规划
8.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5.1 公司简介
8.5.2 长安新能源汽车达国际领先水平
8.5.3 长安新能源汽车取得丰硕成果
8.5.4 长安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效果良好
8.5.5 长安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规划
8.6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8.6.1 公司简介
8.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8.6.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分析
8.6.4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酝酿新销售方案
8.6.5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8.6.6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8.7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8.7.1 公司简介
8.7.2 东风电动车发展取得的成就
8.7.3 “十二五”东风汽车将投入30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
8.7.4 “十二五”东风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第九章 2012-2014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9.1 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9.1.1 煤直接液化简述
9.1.2 煤间接液化简述
9.1.3 中国煤直接液
化工艺的研发
9.1.4 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9.2 甲醇
9.2.1 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9.2.2 中国甲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9.2.3 中国甲醇市场供给现状
9.2.4 中国甲醇燃料的研发概况
9.2.5 价格差与实用性推动中国甲醇燃料需求旺盛
9.3 二甲醚(DME)
9.3.1 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9.3.2 中国二甲醚市场发展现状
9.3.3 二甲醚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9.3.4 中国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
9.4 生物质燃料
9.4.1 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
9.4.2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概况
9.4.3 生物柴油的发展概况
9.4.4 生物质合成燃料的发展概况
第十章 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
10.1 车用锂电池
10.1.1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较为理想的车用蓄电池
10.1.2 受益新能源政策锂电池行业投资火热
10.1.3 汽车锂电池的应用受三因素制约
10.1.4 车用锂电池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
10.1.5 未来车用锂电池发展形势预测
10.2 车用燃料电池
10.2.1 燃料电池概述
10.2.2 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10.2.3 困扰车用燃料电池推广的成本问题
10.2.4 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10.3 车用镍氢电池
10.3.1 镍氢电池是近期和中期新能源车用首选动力电池
10.3.2 中国车用镍氢电池的发展动态
10.3.3 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市场发展
10.3.4 车用镍氢电池正迎来发展机遇
第十一章 2012-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11.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
11.1.1 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
11.1.2 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3 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
11.2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11.2.1 2011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11.2.2 2011年国家鼓励民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1.2.3 2011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全令”发布
11.2.4 2011年四部委要求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
11.2.5 2011年新能源汽车首次入选公务车目录
11.2.6 2011年节能汽车补贴新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
11.3 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11.3.1 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11.3.2 2012年国家对部分燃料电池车实行税收优惠
11.3.3 2012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生效实施
11.3.4 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11.3.5 2012年国家安排专款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11.3.6 2012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
11.3.7 201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陆续出炉
11.4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11.4.1 2013年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二五”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11.4.2 2013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转向政务用车
11.4.3 2013年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11.4.4 2013年相关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
11.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11.5.1 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1.5.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5.3 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11.5.4 主要任务
11.5.5 保障措施
11.6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11.6.1 发展形势与需求
11.6.2 发展战略与目标
11.6.3 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11.6.4 组织与保障
11.7 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现状分析
11.7.1 纯电动汽车标准
11.7.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11.7.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11.7.4 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12.1 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1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12.1.2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12.1.3 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2.1.4 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1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12.2.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12.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12.2.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12.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12.3 “十二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12.3.1 “十二五”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12.3.2 “十二五”规划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速
12.3.3 “十二五”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附录
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附录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附录七: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附录八: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