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挽澜陶艺小镇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文化旅游业建设性质:新建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租赁
建设条件:
1、基础条件: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珠江上游北盘江畔。国土面积1511平方公里,辖9镇3乡2街道办事处,156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2万,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2009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县”。贞丰历史悠久,秦属夜郎之地,汉属牂牁、同亭两郡,唐属明州,清朝初年,设永丰州。清嘉庆年间,嘉庆皇帝赐“忠贞丰茂”匾额,于是取匾额中间“贞丰”二字,将永丰州改为贞丰州,1913年改为贞丰县至今。贵州省贞丰县挽澜镇窑上村,现有500余户,八成从事陶器生产。窑上陶器生产发端于明洪武年间(1368~1402)。相传,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发兵入黔,治理“南蛮”,樊丰从军来到贵州安顺(时称“普定”),因厌倦终日杀戮,离开军队,来到窑上村,与村姑何叶结为夫妻,并以制陶为生,传授技艺。为缅怀樊氏夫妇,窑上村家家户户在神龛上书写“樊公何叶之位”。农历五月十六日为“窑神会”,全体制陶者,备办猪头、公鸡、酒、香、烛、火炮等祭品,虔诚祭祀“窑神”。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四川制陶艺人郭思贤到窑上传艺,随后又有江西制陶师傅到窑上送技,1912年,贞丰县吴华生等人到江西景德镇取经,回乡兴办“南丰陶瓷公司”。窑上村至今仍保留古老的制陶技艺。制陶基本流程为取陶泥—揉泥—滤泥—垒坨—制陶—凉陶—上釉—煅烧—成品。技艺的传承有师徒相传、家族父子相传等方式。窑上陶器分红陶、白陶两大类,共有60余个品种,龙坛、酒坛、缸钵、花钵……各具特色,应有尽有,贞丰独有“蒸鸡钵”。窑上陶器众多的品种和美丽的外观凝聚了窑上人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风格,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古陶文化。窑上陶器因其物美价廉,畅销县内外,远销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但由于制作技艺传统古老,耗时费工,成本高,利润薄,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窑上古陶制作技艺濒临失传。
2、区位条件。贞丰县区位条件良好。贞丰县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黔、滇、桂三省是我国民族原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从空间距离来看,贞丰到兴义、贵阳、昆明、南宁的距离分别为100公里、179公里、400公里、480公里。同时,贞丰也是贵州省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上节点。良好的区位条件将使得项目显著受益于周边旅游景区的发展。
3、土法制陶的窑上村,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挽澜镇,地处云贵高原龙头大山山脉东部,距省会贵阳270公里,离州府兴义120公里,距贞丰县城20公里,距挽澜镇政府驻地8公里。深居在贞丰最大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部的窑上村,海拔1400米。境内气候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及高山气候的影响,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湿为摄氏16度左右。南北走向气势磅礴的龙头大山是贞丰与兴仁、安龙的交界处,是集科研考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窑上村500多户人家就散落在龙头大山腹部约五里长的山间盆地的两个坡头上。窑上村地质结构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窑上制陶所需的陶土、煤、土铀、灰铀、石英车盘,耐火石等原料均为就地取材,且储藏量大。贞丰的水上交通北盘江水运,是贞丰进入广西、广东最近的黄金水道,在陆上交通不便的年代,也就是当年贞丰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最佳渠道,这也是窑上古法制陶技艺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重要因素。
产业条件:
1.陶艺是中国传统又古老的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其本意就是“陶瓷”,可见陶瓷在中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如今,随着时代及制作技术的发展,陶瓷已经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文化价值,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却远远不如国外,所以我们应该让陶艺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让人们自己动手做自己的陶器,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让陶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现代陶艺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近几年国家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育课程。此项目还具有绿色理念,国家也会大力支持。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陶艺小镇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现代陶艺事业,又能创造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产业基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挽澜镇窑上村,现有500多户,八成从事陶器生产。其地盛产陶土、煤炭、土釉、石英、耐火石等,为陶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窑上村的陶器生产,发端于明洪武年间(1368~1402)。相传,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发兵入黔,“治理南蛮”,樊丰从军来到贵州安顺(时称“普定”),因厌倦终日杀戮,离开军队,来到挽澜镇窑上村,与村姑何叶结为夫妻,制陶为生,传授技艺。为缅怀樊氏夫妇,窑上村家家户户在神龛上书写“樊公何叶之位”。农历五月十六日为“窑神会”,共一陶窑者,备办猪头、公鸡、酒、香、烛、火炮等祭品,虔诚祭祀“窑神”。在6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工艺有所提高,但基本手法并无多大变化。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四川制陶艺人郭思贤到窑上村传艺,用车刀做碗,随后又有江西制陶师傅到窑上村制作缸、罐。1912年,吴华生等人到江西景德镇学习陶瓷技术,回来后在窑上村兴办“南丰陶瓷公司”。至今窑上村仍然保留古老的制陶技艺。1950年,把个体户组织起来,成产了陶瓷生产合作社。从事制陶业的人数约占该地点人数的68%。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出现生产过剩,产品大量积压,50%的人员回家务农,生产处于停滞状态。1960—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产品销不出去,陶瓷社无法进行集体经营,各手工业户只得自产自销。1964年,在县手工业管理局的扶持下,恢复了陶瓷社,生产又发展起来。70年代中期,土陶生产有一定发展,开发了花钵、蒸鸡钵等新产品,打开了销路。1978年,窑上土陶生产划归社队企业局管理。1981年10月,原属陶瓷社的仍归县轻工局管理。1982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窑上土陶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龙坛、泡菜坛、缸钵、花钵、蒸钵、酒坛等占60%,碗占5%,其它产品占35%。窑上生产的土陶产品共有60多种,价廉物美,深受省内外消费者欢迎。在省内行销40多个县,部分产品还远销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
3.市场价值:(一)历史价值:窑上村600多年的制陶历史,对于研究古陶生产工艺和了解西部文化、古陶文化,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二)艺术价值:1、陶制品外观造型与花纹图案凝聚了窑上人的聪明才智,集中体现了当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风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陶文化。2、窑上古法制陶保留了古老、原始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三)经济价值:1、窑上村500多户人口,八成从事陶器生产,生产的土陶产品共有60多种,在省内行销40多个县,部分产品还远销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深受省内外消费者欢迎。陶瓷产品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窑上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相当时间以来制陶成为窑上村的支柱产业,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2、窑上古法制陶曾经是支撑一方经济和改善中西部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产业,生产古陶收入曾经是乡财政收入的一半。
市场前景预测:目前,我国现代陶艺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近几年国家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育课程。此项目还具有绿色理念,国家也会大力支持。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现代陶艺事业,又能创造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市场前景可观。
项目选址及规模:项目选址贞丰县挽澜镇,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民族风情文化广场、陶艺一条街及城镇综合体。
财务指标分析:总投资额50000万元,引资金额50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年销售收入25000万元,年利润6250万元,投资利润率12.5%。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详见《贞丰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项目联系人及电话
18610884067 (微信同号)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