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03-29 17:24

中商情报网讯:本规划根据国家关于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以及《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湖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服务业其他行业规划和地方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奋力谱写湖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在科学分析“十三五”湖北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新态势,按照“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能级、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驱动能力。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服务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三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与全国基本持平;增加值由1万亿迈上2万亿台阶,疫后服务业加速重振,2020年达到2.23万亿元;占GDP比重2015年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首次突破50%,2020年进一步提升至51.3%。五年来,服务业提供了80%以上的市场主体、55%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的税收和40%以上的城乡就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重点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优势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了现代商贸服务业1个两万亿级产业,文化和旅游业、房地产业等2个七千亿级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4个三千亿级产业。科技金融“东湖模式”获国务院肯定和推广,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引进社会资金量、纳入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武汉、鄂州、襄阳、宜昌、十堰等城市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武汉、鄂州获评“全国快递示范城市”,武汉、襄阳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武汉市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软件名城,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信息安全、光通信嵌入式软件等特色产业集群。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业规模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在工程勘察设计、建筑设计、研发外包、工业设计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5A级景区增至13家,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2020年全省规上高新技术服务业逆势增长,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腾讯、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等众多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落户武汉,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博会、机博会、武汉车展等品牌展览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市场主体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19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

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三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五个一百工程”,为服务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连续创建8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园区、持续培育100个服务业知名品牌、重点扶持115家服务业骨干企业、滚动建设22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累计培养468名服务业领军人才。服务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武汉市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及江汉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走在全国前列,自贸区助推湖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尽管“十三五”全省服务业取得较好成绩,但服务业发展仍存在总量规模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适应、结构功能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优质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产业能级与沿海发达省市差距较大,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偏弱,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不深,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生态不优,高能级服务业平台数量不足,龙头企业和本土品牌竞争力不强,区域协同发展不够。

第二节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湖北省服务业将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面临诸多重大机遇:一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有利于湖北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湖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万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为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创造出更大市场。三是数字技术强势崛起和广泛应用,引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一大批数字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湖北服务业发展打开新空间。四是国家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等,为湖北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活力。

与此同时,湖北服务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对全球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分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国内区域板块竞争更加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

谋划和推动湖北“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三个没有改变”的科学判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嘱托,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服务业迭代升级,奋力谱写湖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三节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融合、协同、集聚、开放”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突破性发展,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增强服务业的驱动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全局谋划,统筹发展。积极融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服务业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立足各地特色优势,统筹区域及城乡服务业发展,增强集聚辐射功能、示范带动效应,全力构建“荆楚服务”品牌新形象。

——以人为本,优化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民美好生活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激发强大市场活力。

——创新驱动,跨界融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发展新动能。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间的协同融合,实现跨行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系统集成,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服务领域改革,优化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鼓励服务业企业在全国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

三、发展目标

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发设计基地和高端商务服务基地,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健康服务样板区,不断提升湖北在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服务网络中的支点功能。

——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5%左右。

——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构建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八大重点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新需求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力争商贸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过3万亿元,文化旅游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打造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等5个五千亿级服务产业。

——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培育和建设一批全国知名服务业企业、品牌、示范园区,形成以武汉“世界设计之都”“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为标志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武汉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襄阳、宜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第二章优化服务业协同发展空间布局

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多层次服务经济中心,促进中小城市对接中心城市服务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城乡服务业,着力优化形成“一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两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走廊、三大同城化生活服务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织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纽带。

第一节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

充分发挥武汉龙头引领作用,提升“一主引领”服务业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一主引领”的服务功能

发挥武汉对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全面增强武汉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综合交通枢纽联通、对外开放交流等功能。深化武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武汉新港建设等为抓手,为全省产业升级提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多元化专业化服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武汉城市圈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市场联动、开放互动、服务共享,打通更多、更宽国际通道与走廊,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头堡”,推进城市圈汽车及零部件、光纤光缆、电子器件、医药、钢铁、纺织、化工、农副产品等优势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打造具有圈域特色的外贸产业优势集群。

二、支持武汉打造中国服务名城

大力推动“武汉·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建设提档升级,加速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聚焦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等重点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名品、名家、名企、名牌和名园,加快建成实力强劲、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更高的“世界设计之都”。努力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沿“两江四岸”布局金融保险、商务商贸、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打造世界级滨江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带。推进武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之城,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实验区,建成国际性组织和活动落户中部的首选城市。加快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拓展市场标准制定、价格指数发布等功能,形成“华中钢材指数”“汉口北指数”“汉正街指数”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武汉价格”体系。高标准建设武汉国际贸易城,打造2-3个国际地标性商圈,把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国内、面向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二节打造两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走廊

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围绕中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晰、配套功能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走廊,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构建沿长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走廊

发挥长江沿线高校院所、产业园区密集优势,围绕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发展走廊建设,推动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中心,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建设若干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联动荆州、荆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发挥沿江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综合交通优势,推进武汉新港与宜昌港、荆州港的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级物流枢纽,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增强资源要素、商品、服务的流通中转和集聚辐射能力,建成长江高效物流带。依托浩吉、京广、京九、焦柳、汉丹等铁路,拓展长江黄金水道辐射南北功能,协同武汉、襄阳、宜昌、荆州、荆门等市州构建通江达海、沟通南北物流网络和钢铁、煤炭等大宗物资转运中心。

二、构建沿汉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走廊

支持武汉、襄阳、十堰开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增强襄阳汉江航运中心、公铁联运和能源运输枢纽功能,打造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方位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以“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推动襄阳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加强创新链与供应链、产业链跨区域协同,通过数字化、协作化、智能化,建设面向下一代汽车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推进汽车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跨界融合,加快武汉、襄阳、十堰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

三、打造全域协同创新服务网络

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走廊建设,共建湖北全域创新平台服务业网络。推进武汉科教优势沿长江、汉江延伸,转化为服务业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支持联合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鼓励共建科技研发和转化基地,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发展。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推进襄阳全力打造华中大数据处理中心和汉江流域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宜昌围绕“三峡水电”,打造长江经济带大数据中心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

第三节建设三大同城化生活服务圈

提升武汉、襄阳、宜昌的辐射带动功能,支持中心城市商贸、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县城延伸,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强县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小镇,推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的生活性服务业网络化同城化发展。

一、提升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生活服务水平

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加速形成“123”综合交通网。推进城市圈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增强武汉高品质生活服务带动能力,为周边城市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保险就业、养老安老服务,建设武汉城市圈升级版。持续健全完善武汉城市圈全域旅游e卡通功能,鼓励以市场化手段深化旅游跨区域合作,推动形成适应周末游需求的大都市圈休闲旅游大格局,共建共享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大花园。以武汉为核心,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推动武汉城市圈大健康服务业跨区域联动发展,辐射带动咸宁温泉养生、黄冈李时珍中医药健康养生、孝感“孝文化”康养等发展,打造健康都市圈。立足轨道上的城市圈,有序推进武汉商贸流通功能向周边城市扩散,培育共建一批联结城乡的商贸流通功能性平台,加速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重塑新时代“货到汉口活”“货经汉口活”。

二、构建“襄十随神”同城化生活服务圈

依托武西高铁、郑万高铁和高速公路网,整合襄阳“汉水文化、古城文化、三国文化”;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十堰“仙山、秀水、汽车城”;随州“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知名的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带。发挥十堰、襄阳等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优势,充分整合襄阳及十堰生态休闲养生、随州中医药健康养生等品牌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业。支持襄阳打造区域性市场枢纽和消费中心,协调整合“车都”“水都”“香菇之乡”等品牌优势,大力推进汽车、有机食品、优质农产品、中药材、绿松石等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建设鄂豫陕渝商贸物流中心。

三、构建“宜荆荆恩”同城化生活服务圈

依托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山水等资源,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快长江三峡国家黄金旅游带、清江生态文化走廊、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荆门纪山文化旅游区等提档升级,支持荆州、荆门、宜昌等传承创新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等,推进线路互联、游客互荐、市场互享,共同打造世界著名生态健康旅游目的地、中国长江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自然旅游度假区。塑造提升宜昌“三峡”生态康养、恩施休闲康养度假、荆门长寿健康养生等品牌,合力建设国家康养产业试验区。支持宜昌打造“三峡不夜城”,成为鄂西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全产业链优势,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更大突破。

第一节金融业

建设全国区域金融中心,构建机构健全、实力雄厚、布局合理、产融结合、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金融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

一、实施金融功能提升工程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生态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全国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全国碳金融中心,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效循环的渠道,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深化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和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建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打造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中长期信贷支持。持续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信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发展装备融资租赁业务。规范有序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百姓多样化金融需求。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实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量提质行动,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动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上市,加快非银机构设立,打造全牌照、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做实上交所中部基地和深交所湖北资本市场培育基地,推动更多企业多渠道上市挂牌,支持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争取“四板”创新试点。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建设。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在湖北自贸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创新试点。

三、优化在线金融服务

积极协调推动全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等建设,推行线上便捷信贷服务。推进数字征信和数字货币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授信融资、承保理赔、资产管理等领域。

第二节现代物流业

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基本建立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经济便捷、智能绿色、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到2025年,力争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

一、加强物流通道建设

加快“空港”建设,提升武汉天河机场门户枢纽功能,建设鄂州花湖机场国内一流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全球主要航空物流节点,支持武汉、黄石、孝感、鄂州、黄冈共建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加快“陆港”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引导铁路进园区、进港区;扩大中欧班列等铁路货运辐射面,依托亚欧、泛亚铁路网络,接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畅通陆上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水港”建设,加快推动长江沿线港口优化整合、联动发展,建设现代港口集群;促进武汉新港、宜昌港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战略合作,接入海上丝绸之路,连通海上国际物流通道。依托沿长江、汉十等横向通道和京广、二广等纵向通道,完善铁水、公铁、空铁、水水联运体系,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纽带。

二、加强物流网络建设

加快建设武汉、宜昌、襄阳、鄂州、十堰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布局建设一批省级物流枢纽城市,加强物流枢纽间的衔接,促进跨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运行,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以物流园区为抓手,根据设施功能、产业布局,引导物流节点建设。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水运体系。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效率,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快速换装便捷性。支持货运网络平台发展,复制推广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经验,推行货物运输“一单制”。

三、加强专业物流建设

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在跨境电商通关、保税、结算等方面的功能,提高枢纽支撑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加快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快递物流末端基础设施建设。以武汉、宜昌、鄂州为重点,着力打造3家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序推进以黄石、黄冈、襄阳、荆州、荆门、孝感等市为重点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储备建设工程,补齐县域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第三节商务服务业

建设全国高端商务服务基地,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发展均衡、专业化程度高的商务服务体系,提升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到2025年,全省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

一、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

提升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集聚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做大做强襄阳、宜昌、鄂东、江汉平原、荆门、武东、仙桃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建立具有地域和产业特点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和扶持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等特色业态和新产品快速发展。探索建立网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平台。支持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发达国家的人才、校友集聚城市或者地区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鼓励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湖北设立分支机构,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

二、做大做优做强会展经济

提升“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华人华侨创业发展洽谈会、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西部汽车汽配商品交易会、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品牌展会的办展规模,扩大影响力,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用好互联网“云展”平台,创新会展服务模式,积极承办国际高端会议和论坛活动。

三、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推进广告产业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集创意策划、营销策划、媒介代理、信息咨询、品牌塑造为一体,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综合服务型广告产业集群。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知名服务业企业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等。培育发展应急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应急管理支撑服务、应急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积极开拓资本市场、公司治理、项目融资、海事海商、涉外等领域的会计、审计、咨询、法律等专业服务。

第四节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业

重点发展“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研发设计基地,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省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

一、积极推进产业创新

推动武汉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武汉建设“中国种都”。加快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光电子等重点行业,统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芯片研发设计、微电子研发设计、医药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试验设计等领域专业研发服务。鼓励国家级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一批集研发创新、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园区。鼓励各县建设专业化、品牌化的双创基地,支持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二、提档升级工业设计、工程设计

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产业链完备的设计集聚区、设计大数据平台与知识库,定期举办湖北省“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承办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等重要展会、论坛。

发挥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铁四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围绕“一带一路”,加强和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打造综合工程设计产业平台,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三、大力发展检验检测

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搭建一批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在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优化计量测试服务业市场供给。

第五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实施关键设计软件迭代、数字经济跃升等工程,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和国内互联网产业新增长极。到2025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800亿元。

一、提升软件产业竞争力

面向重大战略需求,构建完善基础软件应用生态,建设基础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提升湖北基础软件研发能力。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技术产品,发展各类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和解决方案,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推动软件与各行业领域融合应用,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

二、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

依托楚天云,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加快推进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时空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加快部署天基互联网、物联网系统,支持武汉航天产业基地“虹云”“行云”工程等建设。加快推进长江云、中国电信中部大数据中心、武钢大数据中心、时空大数据平台、中金数谷、襄阳云谷、三峡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

三、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

以产供需互动为导向,加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支持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协同推进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打造若干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产业集群,增强智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供给能力。

第四章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

顺应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

第一节商贸服务业

聚焦强大市场枢纽,培育现代商贸新业态,积极打造全国重要商贸中心。到2025年,全省商贸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一、建设商品交易中心

培育壮大钢材、汽车零配件、建材、化工、纺织等一批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整合做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消费品市场,改造提升一批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生产基地+展销平台”模式,培育建设一批千亿级商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各类市场拓展标准制定、价格指数发布等功能,增强市场影响力。推动有条件的市场建立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市场整合线上线下供求资源能力。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体制,建设进口商品保税仓储、展览展示和交易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进口商品销售体系。

二、增强城市商业服务能级

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步行街。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深入推进小城镇商业综合体建设。挖掘汉正街商业文化底蕴,打造汉正街创意设计中心和品牌展览展示中心。培育壮大楚菜产业,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

三、建设电子商务中心

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基础,围绕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农副产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持续推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推进社区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设,支持培育一批无接触配送示范项目,大力发展便利店和社区商业。

第二节文化和旅游业

支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中部领先、全国前列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实现文化和旅游综合收入1.2万亿元。

一、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中区域中心、湖北省文化大数据中心等建设,积极培育数字创意、电子竞技、网络娱乐、数字阅读、文博创意产品等新型文化消费业态。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原创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设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园,推进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武汉·国家出版融合数据共享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做大做强,支持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打造行业领域的示范平台。继续办好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等,扩大华中图书交易会暨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万里茶道”“关圣史迹”、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讲好长江故事、湖北故事。

二、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升级

积极培育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云购物等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模式,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提质升级,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文化和旅游项目设计开发。举办“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广“灵秀湖北”文旅形象,推进“一江两山”旅游联动发展,继续举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打造长江文化之旅、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三国文化之旅、中医药健康之旅、清江民俗文化之旅、楚文化之旅、神农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八大特色文化旅游名牌,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推进武汉、宜昌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或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综合体、文化和旅游融合品牌、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完善“一部手机游湖北”平台,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的“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

第三节健康服务业

扩大医疗及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湖北建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服务样板区。到2025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

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依托武汉光谷生物城产业优势和葛店“中国药谷”品牌优势,重点发展精准诊疗、疾病早期发现以及易感人群的健康筛查、评估和疾病预防等。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专业服务机构,进入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医学检验、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业。搭建远程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发展共享医疗服务新模式,大力支持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新型医疗服务机构发展。大力推进湖北健康云服务计划,推动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和公众医疗健康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培育健康大数据应用新业态,打造立足湖北、辐射华中、面向全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和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家庭健康服务,构建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人口过百万县或经济百强县至少建设一所三甲医院。高标准建设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事件医学中心,依托省内大型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二、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根据“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鼓励社会力量规模化、连锁化运营,推动发展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嵌入式社区托养机构,开发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打造“一刻钟”养老托育服务圈。深化医养有机结合,发展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湖北老年教育服务园区等老年教育与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促进中医药资源广泛服务老年人群体。依托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和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等山水资源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养生、旅游、温泉、爬山等为一体的康养基地、特色小镇。

三、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构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努力打造百姓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大力开展马拉松、足球、篮球、网球等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赛事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重点打造WTA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国际渡江节、武汉马拉松、武汉时装周、武汉国际赛马节、世界飞行者大会、武当武术节、宜昌国际龙舟节等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推进实施国家冰雪运动“南展”战略,打造一批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带、水上运动产业集聚区、冰雪旅游示范基地、汽摩运动产业示范区。

第四节家政服务业

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为目标,提升家政服务发展水平。到2025年,建立形成行业发展规范、群众满意度高的家政服务体系。

一、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推进宜昌、十堰等扎实开展“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建设,推动武汉、襄阳、宜昌、荆门等大中型以上城市率先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推动家政进社区,支持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建立家政服务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社会评价互动系统,优化家政服务信用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家政龙头企业,形成家政服务业知名品牌。推动家政服务业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

二、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与认证,建立家政服务纠纷常态化多元化调节机制。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举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

第五节房地产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优化全省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到2025年,努力实现宜居安居目标。

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构建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人产城一体化理念,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健全完善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制度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多样化住房需求。

二、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

第五章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突破性发展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产业提升、绿色发展与消费升级,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促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一、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深入实施“互联网+生产服务”高端化工程、“互联网+流通服务”高效化工程、“互联网+生活服务”高品质化工程、“互联网+新兴服务”规模化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二、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工智能诊疗、智能居家养老、智慧出行、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智能服务体系。优化线上经济发展生态,大力发展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远程医疗、在线教育、一站式出行、在线办公、智慧广电等新业态,培育一批线上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线上经济知名品牌。

三、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生产能力共享新动力,支持发展一批国家级共享经济示范平台,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法人主体生产资料共享。厘清平台企业责任边界,加强数据产权等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监管防范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节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一、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围绕支撑“稳链、强链、补链”建设,聚焦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探索“51020”产业体系中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高端装备、绿色建材、低碳冶金、现代纺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培育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两业”融合的典型区域、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依托开发区、高新区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生产共享平台、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衍生制造、网络协同制造、现代供应链、融资租赁、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模式,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支撑平台,打造一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构建全产业链区域服务体系。

二、实施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

大力推广定制化、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模式。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重点设计突破工程,探索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赋能机制,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探索实施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工程,逐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关键配套体系,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提高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水平。以服装、家居等为重点,发展规模化、个性化定制。以智能手机、家电、新型终端等为重点,发展“产品+内容+生态”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以医学影像、远程诊疗等高端医疗设备及可穿戴医疗设备等为重点,开展健康管理、运动向导、精准照护等增值服务。加快原材料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动钢铁、水泥等企业发展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热力供应等服务。以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促进更新消费。

三、推进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

鼓励大型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自有品牌、营销渠道、创意设计等优势,以产需互动为导向,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打造柔性化制造、智慧工厂等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新型云制造服务,实现服务产品化。

第三节促进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一、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

围绕乡村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集群,推进为农服务网络建设工程,推进托管服务“六统一”综合服务扩面提质工程,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托管服务。支持湖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化技术,助力农业信息化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拓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人文价值,更多融入科技、人文元素,发展创意农业等。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以县城为主体,重点支持118个县域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供销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全面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健全工业品下乡入村、农产品出村入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造一批知名电商产业园、电商特色镇。推进供销“六大商”建设,引导农产品生鲜直销、网络销售平台、连锁配送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业态。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鼓励引导电商企业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推动特色和品牌农产品产地建仓、区域上行、全网销售,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着力打造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知名电商品牌。做大做强中国食品博览会、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湖北农业博览会等,加大“荆楚优品”等湖北名优农产品品牌宣传与推介力度。

三、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充分发挥“江、湖、茶、花”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长江乡村旅游带和武汉都市农业、宜昌橘都茶乡、恩施民族风情、鄂东四季花木、鄂西山水生态、江汉平原水乡田园等乡村旅游片区,努力创建一批在区域、全国乃至世界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和重点区。支持利用乡村自然生态、地域人文、特色产业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业态。做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和提档升级工作,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品牌化、规模化、聚集化发展。加大精品民宿建设力度,全面推动体验式、康养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建设民俗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区。

第四节促进节能环保服务加快发展

一、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综合运营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搭建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引进碳资产管理、咨询、评估公司、第三方核查机构等,鼓励开展节能低碳认证、碳审计核查、自愿减排咨询、碳排放权交易咨询等服务。探索搭建清洁生产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推广应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和工艺。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业,实现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物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支持回收行业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

第五节促进新型消费提速

一、加强消费中心建设

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进一步壮大新型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推进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襄阳、宜昌等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生消费为特色的消费示范试点城市。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放心舒心消费在湖北”行动。

二、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发展服务消费,全面拓展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等教育培训消费,加快发展体育健身、高端医疗等健康消费,积极推动文化及旅游领域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及国家新型信息消费体验馆,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标杆级“示范直播基地”。扩大节假日消费,繁荣夜间经济,支持餐饮、特色小店、商场、老字号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培育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乡村,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建立规范有序、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开展家电以旧抵新、以旧换新活动,促进家电更新消费良性循环。

第六章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

聚焦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破解服务业发展堵点,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一节优化服务业营商环境

一、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

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分类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服务领域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服务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构建现代监管体系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在质量监控、消费维权、税收征管等方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推进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健全对失信主体的惩戒机制。探索建立涉及民生安全的重点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完善服务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服务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服务业价格监管,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行为。

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一、促进市场主体竞相发展

有力有效落实惠企政策,加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奖励力度,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幸福产业”。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促进服务业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

二、加大服务业企业引育力度

梯次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十四五”时期,千亿级服务业企业达到2—3家,百亿级服务业企业达到30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突破万家,服务业法人单位突破150万户。引进一批国内外头部企业,积极吸引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服务业企业总部落户湖北,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检验检测技术中心、采购中心、投资中心等服务职能性总部;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支持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软件信息、高端商务、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壮大一批服务业“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服务业企业突出主业,专注细分市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

三、深化重点领域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及能够分离的生产经营部门逐步转为企业。指导公办医疗、公证、养老等机构全面落实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第三节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一、加强质量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建立服务质量自我评估和公开承诺制度,开展第三方认证。支持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售后服务和服务质量监测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检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加快构建模型统一、方法一致、结果可比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督促引导社会各方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管协同处置机制,及时依法调查处理重大服务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

二、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

加快完善养老、家政等服务标准,积极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认证活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诚信化职业化发展。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现代供应链、设施管理等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树立一批服务业领域行业标杆。

三、培育湖北服务品牌

实施品牌化带动战略,支持开展“湖北服务”品牌培育、塑造和评选工作,持续培育壮大湖北服务业重点品牌,创建一批有良好口碑的高价值服务业湖北品牌。引导服务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将品牌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提高企业品牌管理运营能力,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价值,鼓励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加大品牌、商标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依法打击侵权行为。

第四节构建服务业开放新格局

一、全面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构筑开放、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构建与服务业投资和服务贸易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制度体系,全力推进制度创新实践,在完善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健全促进机制、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深化服务业领域国际经贸合作

围绕关键短板和战略需求,支持服务企业以跨国并购、绿地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高效配置全球人才、技术、品牌等核心资源。进一步加强“楚贸通”平台建设,加大数字贸易和跨境营销板块建设力度。大力推动数字商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反向定制产业基地,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做好展览展示及服务贸易项目推介、企业对接洽谈工作。

三、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服务外包产业提档升级,支持武汉完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支持襄阳和宜昌以自贸片区为核心,积极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武汉、黄石、宜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襄阳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进实施全省外贸综合服务全覆盖,支持汉口北打造中部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窗口平台。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公共云服务商,推动数字技术在运输、旅游、专业服务、文化创意、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应用,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第七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全面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强化政策配套措施,加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完善服务业统计监测分析,优化监测评估机制,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强化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地位,充分发挥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健全联络员会议等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发布年度工作要点、协调重大政策、研究重大问题、沟通重要信息等,构建畅通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推进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二节强化政策配套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适应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土地、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全面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条件,鼓励社会力量扩大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供给。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加快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海外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完善现代服务业八大重点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机制,坚持动态调整、统筹推进。

第三节突出项目支撑

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突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建立动态管理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推进招商引资,争取一批带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布局。加强项目推进和实施,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用足用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支持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和服务,依托湖北省投资和重大项目智慧应用平台,及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加强跟踪服务。

第四节优化统计监测

进一步完善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优化完善服务业相关重点领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全面性、精确性和及时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服务业相关重点领域发展态势的监测、预测和分析,发挥统计数据服务产业发展决策的作用。

第五节实施监督评估

按照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明确年度工作目标、推进措施和责任部门。继续完善市县服务业发展评估办法。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省竞相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并视评估情况,进行动态修订调整。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