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需要更多「超级英雄」
实际上,过去的两年对标AppleWatch的产品络绎不绝,而且众多手机厂商都涉足了智能手表领域,但像AppleWatch一样的「明星产品」并不多见。就拿上面的榜单为例,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准确说出Fitbit、三星的智能手表型号。
与其评价AppleWatch究竟有多成功,倒不如说是其他同时期的产品不够优秀才让苹果占了先机。回顾已经发布的两代AppleWatch,它们之间真的有巨大的革新吗?在我看来,新款AppleWatch更像是一种配置、功能上的例行升级,并没有带来足够的惊喜。
在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下,AppleWatch很容就会走进自己的舒适区,这对于整个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下一代AppleWatch依然延续了之前的外观,功能上进行一些升级,大家还会买账吗?
与此同时,当我们加上智能手环去重新划分可穿戴设备的「江山」时,智能手表立刻就会「打回原形」。下图是调研机构IDC不久前公布的Q3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有率情况,苹果位居第四,而以销售运动手环为主的Fitbit和小米两个厂商瓜分了近40%的市场,紧随其后的智能手表厂商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与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手环的售价往往更加低廉(试错成本更低),功能上也会更加「专注」,所带来的好处就是续航时间不会成为拖累。但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手环几乎可以等同于「运动手环」,它的产品目标非常明确。
而智能手表自诞生以来就在「独立性」上左右摇摆。两三年前当「智能手表」的概念刚火爆起来时,市面上曾出现了一票运行改版Android系统、能够拨打电话甚至装app的手表产品。但由于缺少定制的芯片和针对小屏幕的优化,这种「腕上的手机」往往续航很短、操作也「反人类」,因此很快就被市场自然淘汰了。
之后的智能手表兵分两路,一路是像Pebble那样功能简单、配备电子屏的长续航产品;另一路是以Moto360、AppleWatch为代表的,拥有自己的软件生态,功能上力求多而全。前者因为使用场景有限,已经渐渐淡出了市场(就连Pebble自己也走向了末路);后者也仍然面临功能定义的不明确,在传统手表和手机的夹缝中艰难成长。
在我们为AppleWatch取得的成绩鼓掌时,也会更加期待其他厂商在未来的表现。随着可穿戴外围零部件的成熟(专用SoC、PCB布板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向「多功能」敞开了的怀抱,但这不是又回到了「腕上手机」的样子吗?我们需要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大而全」的产品。
在我看来,智能手表想要摆脱「鸡肋」的标签,丰富的功能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成为「超级英雄」的勇气——不怕有自己的弱点,只要你有一项足够性感的「超能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