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中小城市消费潜力爆发
来源:搜狐 发布日期:2017-01-12 16:50
分享:

1月12日,京东联合21世纪经济研究院重磅发布《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基于京东大数据,对2016年电商消费趋势、用户画像、购买行为、支付行为、品牌偏好等维度进行分析,展示了消费升级、关注品质、理性健康、农村崛起等消费新动向。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电商消费已经超越发达国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二线城市消费理念逐渐走向成熟,中西部地区的新兴消费阶层也在不断崛起。电商用户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品质越来越受关注。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预计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

电商用户消费趋向健康理性更加关注品质

从电商消费人群来看,26-35岁的80后年龄段用户占比很高,是线上销售的主要购买者。其消费特点是注重商品品质,重视多元的精神和文化体育消费,对国外品牌接受度高,是电商消费的核心主导型用户。职业方面,白领与一般职员群体占比最高,是互联网消费的主要群体;学生和教师群体的购买用户也相当庞大,占据全平台近1/3。

在消费行为上,对品质的进一步追求,被认为是电商消费模式成熟的另一大体现。从母婴、体育以及全球购等品类的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品质消费,对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报告指出,从消费心理分析,理性用户数较2015年有显著上升,用户消费观念正走向理性。这些用户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我国电商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一方面,近年来,消费者对品质关注度持续上升,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地区,成为消费者对品质最关注的省市;另一方面,价格仍然是电商消费的吸引力之一,促销对消费作用明显。同时,移动端消费成为主流,这也为未来场景化消费奠定基础。嵌入场景中的移动购物,或许会成为潮流。

一线城市电商消费“轻快化”中小城市消费潜力爆发

从全国范围看,消费人数前五名的省市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均为经济较发达地区。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人口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用户数占比靠后,网购消费用户数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

从电商消费的不同线级地域数据来看,电商消费的区域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日益紧密。

在一线城市,电子商务渗透率高,物流相对便捷,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电商消费观念和模式,在消费结构特征、品类选择上显示出多元化、全品类的特征。网上超市在这些区域发展迅猛,消费频次高,购买量大的食品饮料、个护化妆、母婴等百货商超品类,开始取代服饰与数码手机,成为销量最大的品类。同时,生鲜、图书等品类,在一线城市的占比往往较高。

二三线城市互联网消费市场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二三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来说,生活压力小,可支配收入比肩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潜力正在显现。二三线城市的中产人群将是电商品质消费的中坚,有望诞生更多未来的新一线消费城市。

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和乡镇虽然没有一线城市多元化和全品类的电商消费,但在部分品类上如家电、通讯产品等大宗物件上,其消费实力直逼一线城市。但在生鲜电商类消费方面,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的速度。而文体消费方面一线城市引领风潮,中小城市精神文化层面的用户习惯和消费趋势仍在培养中。

以北京为例,图书和宠物生活类订单占比均为全国第一,生鲜消费也排名靠前,体现出电商已经开始深入渗透发达城市的精神消费,同时与当地线下消费的整合已经开始。而钟表珠宝等奢侈品的销售中,由于出国便利、拥有众多线下购买渠道,北京、上海等城市却排在末尾。得益于良好的物流基础、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电商的线下业务整合布局加速,生鲜消费往往从一线城市开始渗透。

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和压力日增的快节奏生活,将会催生一些新的消费业态;个性化小众品牌在一线城市会有越来越有市场。

报告还研究了各地不同的电商消费偏好。如天津是全国最偏好购买化妆品的地区,直辖市的消费者最不喜欢网购奢侈品,东南地区男性更注重穿着,北方省份比南方更喜欢网购食品酒水,山西、河南、广东、山东、黑龙江、青海和安徽在手机购买上花费最多,而上海、北京、西藏、浙江四省市,则在电脑及办公用品上花费更多,体现了当地中小型企业和创业的兴起,显示了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电商发展的影响。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