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星诺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 上市主要风险分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10-15 10:00
分享:

本次上市存在的风险

一、行业和市场的风险

(一)下游汽车行业下滑风险

1、下游汽车行业周期性下滑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6.52%、60.11%、53.06%和48.73%,整体占比较高。下游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景气程度影响,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分别较2017年下降4.16%和2.76%,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分别较2018年下降7.51%和8.23%。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大幅同比下滑45.2%、42.4%,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2020年二季度,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恢复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4.1%、10.3%,其中,2020年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2.5万辆和230.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和4.8%,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创当月历史新高。虽然2020年5-8月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但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景气程度、市场竞争状况、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国内汽车产业仍存在波动风险。下游汽车行业波动可能导致发行人未来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在汽车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外部环境下,一方面汽车主机厂商将减少对新车型、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汽车主机厂商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亦将削减,进而影响公司来自汽车领域的新产品及存量产品销售收入;(2)在汽车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外部环境下,汽车主机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存在不同程度压缩财务预算及保持财务状况的需求,进而可能导致公司存货积压、货款收回困难等状况,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2、下游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对燃油车替代风险报告期内,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精密注塑模具及精密注塑零部件的合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下游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较快。2018年我国共销售各类汽车2,808.0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25.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4.47%,2019年我国共销售各类汽车2,576.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20.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4.68%;2020年上半年,我国共销售各类汽车1,025.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39.3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3.83%。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格局,公司汽车领域客户主要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若公司及公司下游客户未能及时进入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或原燃油汽车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供应链体系,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下游消费电子产品行业供应链外迁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中资或跨国企业出现到国外设厂经营的情况,为提高供应链效率,存在供应链外迁的风险。若公司下游消费电子产品客户加大国外经营规模、公司未能随之增加国外供应配套服务或公司未能有效开拓国内消费电子产品新客户,公司来自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销售收入将存在下降的风险。

(三)下游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家用电器行业景气度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家用电器领域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9.81%、37.86%、45.31%和48.57%,整体占比较高。消费电子产业、家用电器产业亦受宏观经济较大影响,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人均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更新换代较快,相关产品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人均消费支出削减,相关产品消费增长缓慢。若未来宏观经济持续处于下降阶段,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行业景气度亦将随之下降,导致终端零售产品整体销量下降,则相关终端产品厂商的生产及采购计划亦将相应削减,从而将可能造成本公司来自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家用电器领域的订单减少,并导致公司存货积压、货款收回困难等状况,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下游行业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汽车、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客户主要为知名跨国企业,其整体管理体系、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销售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上述国际知名客户存在中国境内采购公司产品并经进一步加工后出口的可能性。近年来,主要国际经济体之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将对公司下游汽车、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发展增加不确定性,从而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五)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受国内汽车产业受整体增速下降影响,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加剧;受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产业持续增长影响,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上述行业或促使现有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提高产品竞争力,则将面临产品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技术与创新风险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风险

汽车领域产品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家用电器存在更新换代较快的特性。为保证业务稳定增长,公司需要持续研发新技术,并根据客户需求、相关产品更新换代节奏持续合作开发新产品。其中,汽车领域新产品必须经过客户严格质量认证后方可以批量供货,而汽车行业新产品认证过程周期长、环节多、不确定性大,公司存在因新产品未通过认证进而影响业绩增长和与客户持续合作的风险;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家用电器创新型强、成本控制较高,公司存在因新产品未进入客户相应产品配套体系进而影响业绩增长和与客户持续合作的风险。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及创新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3%、5.19%、6.94%和8.67%,公司研发投入规模整体保持较高水平,与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相契合。由于研发与创新天然具有不确定性,若公司研发投入无法有效转化为销售收入,或研发投入转化为销售收入的周期较长、所转化销售收入无法覆盖既有研发支出,则公司所属期间净利润将相应下降。公司目前规模较小、知名度不足导致对人才的吸引不足,可能导致公司研发及创新竞争力相对不足。

(二)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特征,公司依托精密注塑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及精益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经营,技术人才是公司落实上述能力及体系的主体、也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关键技术和技术诀窍。虽然公司与主要技术人员均签订了《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及《竞业禁止协议》,但仍面临着技术人员流失、核心技术失密等压力和风险。如果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核心技术外泄,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

(三)新材料和新技术替代风险

目前,改性塑料已普遍应用于汽车部分零部件的制造。随着塑料改性技术的迅速发展,改性塑料产品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中对其他材料的替代效应持续扩大,将进一步提升汽车行业对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然而,目前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将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作为其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大对新材料研发的支持力度。如未来存在其他新材料对改性塑料产生替代效应,并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对公司汽车领域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注塑方式因其低成本、高精度、大批量的特性在塑料制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个性化、复杂化的塑料制品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虽然目前3D打印技术因其高成本、材料强度不足、难以快速量产等缺点仍无法取代注塑技术,但若未来3D打印技术及3D打印材料特性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3D打印塑料零件得到广泛应用,则将存在3D打印技术替代注塑技术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目前以注塑方式生产精密注塑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不利影响。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