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4-27 11:23
分享:

二、主要任务

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行动。以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倍增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动重点行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实现“点”上突破。围绕机械、汽车、电子、食品、新型材料、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通过“用户+制造商”联合开发、首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式,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实现“减员、增效、提质、安全”的目标。2018年起智能装备示范应用数量逐年翻番,到2020年示范应用达到2万台以上。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实现“线”上链接。围绕食品、冶金、建材、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流程型行业,支持企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推动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离散型行业,支持企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2018年建设200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2019年建设300条,2020年建设500条。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实现“块”上融合。制定智能车间建设标准,加强评估验证。支持骨干企业应用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实现可视化管理;促进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系统集成。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省级智能车间。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以厂内纵向、厂间横向和用户端三大集成为重点,推动生产系统智能化、制造营销协同化、上下游企业融合化,实现“面”上协同。完善智能工厂评价指南,提升建设水准。支持骨干企业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计划、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集成优化;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智能管理和决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50个省级智能工厂。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实施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行动。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势,选择一批智能化基础和条件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动企业生产运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打造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全面互联和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能化园区。支持优秀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能化工业园区试点示范。2018年建设3家左右智能化示范园区;2019年建设10家左右,力争1家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2020年建设10家左右,力争2家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实施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行动。坚持市场与技术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四个重点领域,突破高速电主轴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把郑州、许昌培育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突破机器人专用高精密轴承、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生产加工成套设备,支持洛阳、新乡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制基地;重点发展集压力传感、气体传感、湿度传感等于一体的智能集成化传感器,加快打造郑州千亿级“中原智能传感谷”;突破全数字化控制、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技术,重点发展重载AGV、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打造郑州、洛阳、新乡高端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产业集群。鼓励各地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智能装备。2018—2020年,每年推出10个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标志性高端智能装备产品、100个省级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