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
1.加强传统食养指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符合我省气候地理特点和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引导养成符合我省饮食文化特点的食养习惯。利用社区、医院、学校等阵地,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传统食养知识传播,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以辨证施治、整体观、个性化理念为指导,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精准契合贫困地区重点人群需求,加强营养干预。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中医食养综合服务应用,进一步完善适合国民健康咨询和调理需求的食养制度体系。
(卫生计生委、体育局、中医药局分工负责)
2.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发挥我省“中医之乡”“中药之库”资源优势,结合我省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建设、川产道地药材种养殖,收集、整理地方特色传统食用中药材,开展安全性评价,遴选优势品种,争取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
(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分工负责)
3.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鼓励科研院所逐步完善药膳食疗配方,研发一批宜食、宜饮、宜用的中药食养产品,支持全省龙头食品企业将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与传统食养产品、配方等相结合,推动产品配方标准化、市场化。加强药食同源的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推进产业规范化。
(中医药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卫生计生委按职责分工配合)
(六)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
1.建立居民营养健康数据库。加强营养调查和监测信息的管理。大力推进营养健康数据的多源数据融合,整合来自不同机构和类型的数据构建大数据资源池。依托现有信息平台,推进可移动监测的营养调查平台、加强营养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食物成分与人群健康监测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推动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协同共享环境、农业、食品药品、医疗、教育、体育等信息数据资源,建设跨行业集成、跨地域共享、跨业务应用的基础数据平台。建立营养健康数据标准体系和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信息安全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和促进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带动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卫生计生委牵头,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农业厅、质检局、体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