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扩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有效供给
4.在家政服务需求城市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市)之间建立对接机制。组织家政服务企业深入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县(市)举办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和宣讲会,招收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地区负责摸清本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意向,为家政服务企业招聘提供支持。(各市、县〔区〕有关部门以及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分别负责)
5.大力推进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开展中心城市与国家级贫困县家政服务对接,积极推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建立家政服务企业跨区域对接机制,签订对接协议,定向输出家政服务人员。鼓励设区市中心城区与省域内的县、乡、村对接,进一步拓展农村地区从业人员就业渠道。(各市、县〔区〕有关部门以及省商务厅、省人社厅、省妇联、省总工会等部门分别负责)
6.强化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应训尽训”。建立健全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医院护工等重点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建全和完善政府、协会、企业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把家政服务列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重点,组织实施好“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开展护工培训试点。(省人社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民政厅、省卫计委、省妇联、省总工会等部门以及各市、县〔区〕有关部门分别负责)
7.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增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鼓励家政服务企业面向社会开设家政服务培训机构。推动实现在50万人口以上县建设一处家政服务培训示范点,在从业人口较多的市建设一处省级家政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推选运行管理规范、示范效应明显的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培训基地。(省人社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妇联、省总工会等部门以及各市、县〔区〕有关部门分别负责)
8.定期举办全省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出一批服务能手、技术标兵。(省人社厅牵头会同省妇联、省商务厅、省总工会等部门负责)
(三)完善供需对接网络平台
9.建立便捷畅通的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家政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大省级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完善家政服务综合数据分析、企业与从业人员信息查询等服务功能。鼓励部门及企业相关网站与省级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对接,逐步实现家政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工信委等部门以及各市、县〔区〕有关部门分别负责)
10.推进家政服务企业与社区对接,倡导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在社区备案。将家政企业的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与健康信息等内容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适时查询。(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负责,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工信委、省民政厅等部门指导)
(四)加强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
11.成立我省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抽调专家组成的江西省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培养建立家政服务领域标准化人才队伍,构建家政标准研制支撑体系,着力推进开展我省家政行业标准化工作。(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人社厅、省质监局等部门负责)
12.加快建立和完善我省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家政服务技能、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质量评估和等级划分等方面研究制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开展家政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围绕家政电商、家政培训等重点家政服务事项,每年研究制定两个地方标准,加大各级家政标准的实施执行和监督检查,拓展家政领域标准化试点创建和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家政服务标准化经验。(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人社厅、省质监局、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
13.大力推进家政服务合同制管理。家政服务企业需与从业人员、消费者签订家政服务劳务合同,明确服务清单和责任要求,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范本,规范家政服务三方权利义务关系。(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人社厅,省质监局、省民政厅等部门以及各市、县〔区〕有关部门分别负责)
14.探索推进员工制家政企业中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医院护工等重点从业人员实行上岗前体检制度,鼓励其他从业人员上岗前按所从事家政服务类别进行体检,从事体检的医院或体检机构要明示收费标准,实施档案管理。(各市、县〔区〕有关部门、省商务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质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分别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