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创品牌,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坚持需求导向。把握市场趋势和需求特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着眼长远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加大技术储备,拓展发展领域,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
坚持扶优扶强。促进行业调整重组,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提质增效,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
坚持开放融合。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海洋工程装备总装与配套、总包与分包协调发展,产融紧密结合,加快两化融合,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1.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等高端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海上风电装备、海洋渔业装备、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电子信息装备等新兴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建成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研发设计水平大幅提高。基本掌握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的建造技术,装备经济性、安全可靠性、环保性、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在部分优势领域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突破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万米载人/无人潜水器等谱系化系列探测装备,岛礁/锚泊浮台信息系统、海上综合实验船等感传一体化海上综合信息基础装备,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和海水提锂等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极地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明显增强。
3.关键系统和设备研制能力明显增强。在甲板机械、钻井包、平台升降系统、油气生产模块、液化天然气(LNG)装卸系统等领域形成若干品牌;在深海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深海铺管系统、水下作业系统、脐带缆和挠性立管、LNG转运及再气化系统、海洋观测/监测设备、水下运载器、海上通信组网装备等领域实现设计建造和应用,实现500米以内水下生产系统示范应用。
4.优强企业实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2-3家海洋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总承包商,形成4-5家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企业和若干专业分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