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日前,从发改委网站了解到,发改委印发了《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在辽宁、山东、青岛、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力争通过3-5年重点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初步规划总规模达到60万吨/日左右。以下为具体内容:
沿海16个省市名单及排序:
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省、海南省
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
2017年12月
一、编制背景
海岛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主权、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陆域总面积约77000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8%;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有居民海岛489个,其中一半以上海岛依靠管道引水和船舶运水保障用水,200余个海岛无本岛淡水储存及供应设施,部分海岛地下水超采严重,导致海水倒灌、水质严重恶化。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探索海洋资源的优化开发。海洋即将成为开拓发展的新空间,海岛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正在迎来开发热潮。随着海岛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不断集聚,居民、旅游人数增多,海岛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双重问题逐步凸显,淡水资源保障压力明显增大,亟需寻找新的水资源增量,确保水资源安全供给。
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开源增量技术,具有水质好、占地少、供给稳定、规模灵活和水安全保障度高等优势。海岛海水淡化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可有效缓解海岛居民用水问题,为缺水海岛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对改善海岛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建成海岛海水淡化工程75个,形成了13.57万吨/日的淡化能力,建设及运营经验基本成熟。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推进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确保海岛水资源供应,是保障我国离岸海岛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加强军民融合海水淡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海防提供淡水水源的有效补充和支撑,进一步巩固海岛战略性地位。依托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构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输配水到用户全过程的成熟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强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实力,提升海水淡化装备国产化和技术输出能力,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稳步提高我国国际海洋战略地位。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实施海岛海水淡化工程的要求,全面落实《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提出的海水淡化建设任务和规划目标,以海水淡化民生需求及产业发展为导向,将海水淡化与海岛生态岛礁建设相结合,强化海水淡化水对常规水资源的补充和替代,因岛制宜、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创建样板,加快打造一批海岛海水淡化工程。
(二)基本原则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需求导向。从顶层设计上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保障岛屿居民用水的重要补充和应急水源,优化水资源供给结构。结合海岛发展规划,全面统筹海水淡化设施建设,坚持需求为先,将海水淡化水列入水资源总体论证,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及有序建设。
——坚持因岛制宜,分类逐步推进。针对海岛上不同用途和规模的用水需求,分类建设大中型、小型海水淡化设施。鼓励有条件的海岛,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供热方式。根据地方设施及资金配套能力、需求缺口情况、运营条件等,分步实施海岛海水淡化设施建设,形成不同的建设模式。
——强化政府政策,发挥市场作用。统筹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间的产业政策及资金政策,形成海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海岛水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海水利用工程市场化建设运营。
(三)方案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有效缓解海岛居民用水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海水淡化成为严重缺水海岛地区主要供水方式之一,海岛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基本满足海岛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有力保障海岛经济、社会、国防的可持续发展。
海水淡化技术在海岛普遍推广应用,关键部件和原材料逐步实现国产化,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装备国产化率达到一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效率显著提高,海岛海水淡化建设、运营及管理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
2.工程目标
在辽宁、山东、青岛、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力争通过3-5年重点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初步规划总规模达到60万吨/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