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日前,广州政府网发布了《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规划中提到,将建成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合作核心枢纽、珠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国家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规划包括广州、佛山两市,面积11232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2093.1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规划期至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以下为具体内容:
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广佛同城化深层次发展的机遇期。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广东省前列,是我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加快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对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特编制《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旨在明确未来五年同城化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
本规划范围包括广州、佛山两市,面积11232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2093.1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规划期至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
本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 发展背景
面向“十三五”,要充分总结“十二五”期间广佛同城化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新时期区域合作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同城化的阶段性特征,将广佛同城化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广佛两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同城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十三五”时期同城化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时期,广佛两市经济稳步增长,同城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显著。2015年,两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2.6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5.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9.82亿元,占全省19.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2.62万元,接近全省平均水平(6.75万元)的2倍,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两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247.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5%。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凸显了广佛两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图1 2011—2015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
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立足两市产业比较优势,广州现代服务业和佛山先进制造业齐头并进、互补互促格局初步形成。广佛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1.8∶46.0∶52.2优化调整为2015年的1.4∶40.7∶57.9。广州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贸会展、港口航运、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经济优势明显,佛山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经济实力突出,区域产业互补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区域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以交通同城化为重点,全面推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对接,同城化的基础更加坚实。东新高速、南二环高速、肇花高速、广明高速、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南番大道等18条高快速路建成投入使用,广佛地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佛肇段等轨道交通项目先后完成,广佛肇高速二期、佛清从高速南段、佛山地铁2号线接入广州南站、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广佛环线、南沙港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城际轨道交通为骨架、高快速路为支撑、交界区市政道路为补充的广佛一体化交通线网基本形成。西江引水工程、三水恒益电厂2×600兆瓦项目先后完成,广佛通信一体化基本实现。
区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整治成效显现,跨界流域主干河涌全面消除黑臭,其中佛山水道(汾江河)已基本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西南涌、水口水道、芦苞涌也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建立健全珠江水域日常保洁机制,广佛肇清连续共同举办四届“爱我珠江亲水节”。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加强新车源头污染控制,两市均从2015年底执行了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大力推进淘汰黄标车,两市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共同推广“超洁净排放”改造技术,广州市基本完成了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的超洁净排放改造,佛山市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已完成阶段性任务。2015年,广州、佛山空气优良天数分别达到312天、307天,均排名全国前列。水环境及空气环境质量数据实现联网共享,区域环境监控网络不断完善。
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广州荔湾与佛山南海以“市民之窗”自助终端为平台,提供超过50个跨区域便民服务功能,可跨区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和社会服务共计1670项。广佛接壤地区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完成,33条广佛城巴、快巴连接两市主要客运枢纽,43条广佛公交线路覆盖两市各大出行组团,广佛出租车在客流集中地段实现异地上客。实现车辆通行费年票互认,公交卡通过升级“岭南通”实现区域内一卡通行。完成三批广佛互派公务员挂职交流活动。连续举办7届“广佛肇人才一体化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促进广佛大学生就业。广佛之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移,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可即时结算,广州在佛山认定了9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佛山在广州认定30家。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实现互认,公共卫生信息实现共享,定期互相报送传染病、生活饮用水监测情况。两市教育城域网实现互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同城化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健全同城化发展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党政四人领导小组,确立了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分管副市长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层次分明、合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合作机制全面形成。同城化工作对接机制日益完善,市长联席会议两市办公室沟通衔接常态化,成立了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金融、通信等专责小组,相关对口部门均建立了工作对接机制。荔湾—南海、花都—三水、番禺—顺德分别结对签署了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协议,并建立了区一级的同城化合作机制,市区两级联动推动同城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十二五”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影响同城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城化发展的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同城化进入全面深度合作阶段,两市发展诉求和目标、任务的协调难度日益加大,总体性、制度性的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二是产业错位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有待构建,两市产业互补优势未能完全释放,产业对接缺少有效合作载体;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力度不够,“广州研发+佛山制造”的合作模式未能深度形成。三是广州空港、海港、高铁站等枢纽基础设施对佛山的辐射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区域集疏运体系、多式联运模式有待深入对接完善。四是社会民生领域合作深度不够,由于两市公共服务供给均存在较大缺口,导致优质公共服务开放共享的行政体制障碍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