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
加快出台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回收、林业采伐三剩物、废旧木材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深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预警监测,深入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创建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县,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和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第五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配套设施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配套设施对接、互联、融合,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第一节推进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以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巩固提升综合性门户地位,加快航空网、海运网、铁路网、公路网等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重要枢纽设施建设,加强城际交通联系,形成航空、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依托白云机场,发展与通用航空机场连接的航空通道,完善与高铁枢纽、城际轨道衔接,建设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加快黄埔新港、新沙港转型发展,推进南沙港区集装箱四期、江海联运码头、广州港出海航道等工程建设,建设辐射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国际出海大通道。推动广汕铁路、深茂铁路、广河、广湛客专等高快速铁路和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南沙港铁路等普通铁路建设,构建由广州站—广州东站联合枢纽、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增城站、新塘站、南沙站组成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积极推动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两站改扩建,扩建提升广州北站,强化广州南站高铁枢纽辐射带动,新建增城、南沙、扩建新塘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增强城市“南进”和“东拓”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建设广清、佛莞、广中珠澳、广佛环、穗莞深、中南虎、肇顺南等城际轨道交通,推进城际轨道互联互通,构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
二、构建轨道交通系统
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连接从化、增城、花都、南沙的轨道交通,大力推进轨道交通12条续建线路、15条新建线路、3条有轨电车的工程建设。加快“十字+环”的线网骨架建设,覆盖战略发展地区,打通外围轨道走廊,建设8号线北延、14号线、21号线等,实现外围组团与中心区的快速联系。到2020年,开通19条轨道交通路线,总里程达到815公里以上,实现“区区通地铁”,全市实现“3060”时空目标,市区实现“6540”客运目标,核心区实现“7060”客运目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超过0.6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轨道线网密度超过1.1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率达到55%。
三、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推进高快速路网一体化建设,建成覆盖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的“四环十九射七联络”一体化高快速路网络,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快速路总里程分别达到1085公里、1031公里。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广州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公路二期等项目。健全镇际快速经济干道,加快城乡主骨架道路网建设和公路主干道市政化改造,完善东部地区路网,打通西部交通瓶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及乡村巷道硬化,形成城乡高效合理的道路通行体系。规划建设新一轮村道,完成1200公里以上村道建设,提高村主路建设标准,满足村镇公交双向通行,加强村镇公交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强对镇村交通设施建设管理的支持力度,完善对村内道路的养护管理和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大力发展镇村公交,完善配套的公交客运场站,构建市、区、镇村三级城乡客运网。到2020年,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和主干道总长度分别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507公里;实现全部行政村通公交车(或客运班线),全部自然村村道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