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主动围着基层转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习近平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
今年春节,上海完成了一个在许多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外环以内烟花爆竹基本“零燃放”,外环以外烟花爆竹燃放量明显减少。
申城30万“平安马甲”守望于街头、里弄、社区,全力配合全市5万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值守“禁燃”,最终换来了过年时城市的安宁祥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节后召开的多个会议上,市委书记韩正屡屡提及此事带来的启示:“充分体现了市委‘1+6’文件落实的成效,充分展现了基层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1+6”文件的出台、推进、落实,源于市委2014年1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而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呼应——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期望上海“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他特别嘱咐,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在社区干了20多年“小巷总理”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至今记得总书记对她的现场回应: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我们国家的真正稳定,靠我们基层的同志。
“这让我增强了做好基层工作的底气,”朱国萍说,“‘1+6’文件的落地,让我们社区工作者干劲更足!”
时隔一年之后的同样场合,全国人大代表、时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刘卫国向总书记介绍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最新进展:“1+6”成果在全市全面推开;上海所有街道取消招商引资职能,主要精力用于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上;将居村党组织书记培养作为重要的班长工程来推进,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体系。
一步一个脚印,让基层活起来、使基础实起来。杨浦区殷行北新村片区党委书记吴美娟的感受很直观,“社区干部年纪轻了、学历高了、工资涨了、经费多了、腰杆硬了、劲道足了。”
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干、一切围着基层转。这是体制机制、观念理念的重新调整与适应。“对下服务”、“准入清单”、“多元主体”、“社区共治”……一个个新名词的背后,是上海迈向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先行先试。
而同时,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要走出无先例可循的新路子,更考验勇气、智慧与韧劲。
2015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密集开展不打招呼的调研,直击城市“短板”问题。2016年初,“补好短板”被列为今年市委的“一号课题”。
上海深刻地意识到,现在比较突出的是短板太短,如果下一个五年不补好,就会反过来影响长板继续加长。补短板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带动全局工作,这是关键一招。
补好短板,事关城市未来、事关群众福祉。在浦东合庆镇、青浦青东农场、闵行许浦村,一个个极度脏乱差的城中村、结合部,以“五违”整治为重点,综合运用规划、工商、消防、安全、治安、环境等法律资源开展联动执法,正在逐步改善好转。
综合整治的成效能否巩固,同样考验着“社会治理”是否常态长效。
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上海精心构筑。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