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郑州参会时表示,未来3年~5年中国经济走势是L型的,短期内难现经济复苏;A股市场可能要休养生息,股市调整正在接近尾声。
“在经济L型的背景下,经济结构内部将会发生剧变,中国未来不能再依靠钢铁、煤炭、房地产。”任泽平称,中国未来就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而这一切有赖于改革,需要把旧的破掉,把新的立好。
任泽平称,未来3年~5年不要谈中国经济复苏的事情,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一轮完全的去产能和去杠杆,还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不过,如果中国能让供给侧改革落地,实现攻坚的话,将会迎来曙光。
他说:“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成功的改革需要形势倒逼,要经历三年阵痛才有红利,我们要为此做好思想准备。”
对于A股市场,他说,A股这一轮调整正接近尾声,风险是涨回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现在这个时点对市场而言,过度悲观肯定是错的。虽然不知道大底究竟什么时候会出现,但可以确认的是,风险正在逐步释放。
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一年一度的新供给经济学的年会,当然我们也看到在社会上对于供给侧改革,对于新供给经济学有这样和那样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说的是供给侧改革和新供给经济学是这个时代最务实最需要的观点和应对。
中国有句古话叫“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供给侧改革和新供给经济学是一个务实的流派,它不是一个创造概念的流派,它是对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最强音。所以,我感到很荣幸,也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这样一个活动。
我也想借这样一个场合给大家报告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中国经济未来是L型的,第二改革是政治经济学,第三中国的A股市场可能要休养生息。
下面跟大家报告一下逻辑。
一、未来经济L型
我是在2015年4月份提出“经济L型,牛市有顶部”,我记得去年5月份参加新供给的讨论我也曾经谈过这个观点,当时所谓的牛市的顶部就是五千点,但是对于经济L型,现在正在成为市场的一个主流的看法,也是我所带领的团队最早提出来的,未来3-5年中国经济可能是L型,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一轮完全的去产能和去杠杆,我们还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中国的这些问题不可能靠做一场梦就解决的,我们没有在2009年面对,我们没有在2014、2015年面对,我们曾经试图通过财政刺激、货币放水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有些人试图想通过货币的贬值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解决方案都将被证伪。2015年12月18-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中国如果能让供给侧改革落地攻坚的话,我相信我们这个国家将会迎来曙光。
对“经济L型”判断,我想补充几个新的意见。
第一,我们说的L型不是官方公布的L型,而是真实的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的这一轮调整是从2008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GDP增速从12%以上降到现在,大致降了将近一半,由快速下滑期进入一个缓慢的探底期,这是我们讲的L型。但是我们真实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官方公布的数据,最近这两年和微观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而且这个裂口不断的张开。我可以给大家报几个关键性的数据,从2014年一季度,由于房地产的冲击,经济出现了第二轮的下滑。我们GDP增速从2014年一季度到2015年四季度,八个季度,我们GDP是多少呢?7.3%、7.4%、7.2%、7.2%、7.0%、7.0%、6.9%、6.8%,什么概念?宏观数据已经不波动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微观的数据,房地产投资从2014年初19.3%一口气跌到2015年12月份负的增长,跌了20多个点,房地产投资占整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再加上房地产所支撑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等相关投资占整个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房地产投资跌到了20个点,我们GDP还不波动。出口2014年全年6%的增长,2015年负的2.8%。发电量、货运量全从正增长降到负增长。微观数据告诉我们过去这两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快速的下滑,我们说的这个L型是真实的运行状况。
第二点意见,这个L型是一个弱平衡,能否L住取决于我们做什么。大家看一下国际经验,增速换档期有三种前景,第一种前景就是平滑过渡的L型,它的背后的逻辑就是边破边立,改革提前做,比如中国台湾。第二种前景,深蹲起跳,危机倒逼蹲了下去,但是出现了改革,他们也迈过去了,这个是先破后立,就是像日本和南韩。第三种前景,最差的就像拉美,包括部分的东南亚经济,蹲下去起不来,原因是破而不立,旧的增长模式已经永远的退潮了,而且是不可逆了,比如人口红利结束,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到来,但是他们没有推动改革,更糟糕的是他们转向了民粹或者极左,世界上最糟糕的政府就是民粹政府,极左和民粹只有一墙之隔。所有治理好的国家都是精英政治,只不过这个精英政治怎么和民主的实现形式进行结合的问题。这就是我想补充的第二点,能否L住取决于我们做什么。
第三,未来展现在中国面前的是一场改革与风险的赛跑。我们从广泛的微观调查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的一些庞氏融资还在滚动,还远远没有结束。包括三四线小的开发商,产能过剩的重化工业,以及加工贸易,甚至地方融资平台在置换以后一些新增额都是庞氏融资,都是没有未来的,而且越滚越大,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可能已经不多了,这是我想讲的第三点补充意见。
第四,在经济L型的背景下经济结构内部将会发生剧变。中国未来还能再依靠钢铁、煤炭、房地产吗?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中国未来就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这一切的一切有赖于改革,我们要把旧的破掉,把新的放活。
第五,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究竟有多大。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原来我在国研中心服务的时候,刘主任带我们研究增长阶段转换,后来被新一届中央领导采纳为增速换档,这件事情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怎么才能成功。二战以来的七十多年,世界上一百多个后发经济体展开了姿态各异的追赶,真正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只有12个,成功的概率是10%。这里还要刨掉沙特那种资源型经济体,因为人家命好底下全是石油,再刨掉一些城市经济体只有几百万人口不可比。真正靠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追赶的只有四个,德日韩台。而且我们再来看,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远远谈不上追赶,他们叫做重建。二战以前他们已经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真正从零开始完成追赶任务的其实就是南韩和中国台湾。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南韩和中国台湾号称是自由世界的桥头堡,受到了广泛的支持,甚至危机时刻南韩跌倒了有人扶一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我再讲下我们所具备的条件,这12个成功追赶的经济体制度文化发展的基础都跟我们很接近,比如日本、南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都在我们周边。当然也有不同,三个不同,德国60年代,日本在70年代,中国台湾在80年代,韩国在90年代增速换档的时候他们都处在一个大的全球向上的周期,现在我们刚才有一位学者讲过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去杠杆的周期,这是第一个。
第二,这些经济体的微观基础都是民营经济为主,很遗憾,我们还有庞大的国企的包袱,微观基础是不一样的。南韩在他们向市场化转换的时候,它的企业的微观基础是具备的,三星、现代、浦项都是民营企业,它对价格信号是灵敏的。
第三个不同,实际上你看到这些增速换档成功的经济体它们的收入差距是很小的,无论在南韩还是日本。但是中国的收入差距可能已经走得有点儿远了,这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中国未来要转变成一个消费和服务业增长的社会,它最好的收入群体的形态是橄榄型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二、改革是政治经济学
走到现在我们也达成一个共识,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是对于改革我要补充几个意见,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有三个。
第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我们要做制度的变革,表面上是增速换档,实质上是动力升级,根本上是靠改革转型。我们貌似要发展创新型产业,高端制造业,实际上它对我们制度环境的要求,对生产要素自由的流动,对我们产权的保护比以前要强。这是第一点意见。
第二,古今中外改革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一轮成功的改革需要政治控盘、形势倒逼达成共识和价值观的问题,就像邓公讲的“中国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
第三,改革不是童话故事,改革要落地破冰攻坚,要经历三年阵痛才有红利,我们要为此做好思想准备。
三、A股市场要休养生息
最后谈对市场的看法。
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这两年市场由牛转熊,大家讲了很多的逻辑,流动性,无风险利率,最大的逻辑就是风险偏好,而风险偏好取决于大家对改革预期的花开花落。
第二点,两千点涨到五千点是牛市,五千点跌下来就是熊市,这是我们要面对的。
第三点,这一轮调整正在接近尾声,风险是涨回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现在这个时点对市场过度悲观肯定是错的。虽然还不确定大底究竟什么时候会出现,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是风险正在逐步释放。
第四点,熊市的反弹会越来越弱,第一波可以去抓,后面的不好抓。熊市的大底会给你足够的时间让你确认。主基调是休养生息。
最后一点意见,2016年无论是经济还是对市场而言,最大的主题就是供给侧改革,最大的希望也是供给侧改革。
所以,最后我想强调一句,我们今天召开这次盛会,在座的诸位很多人都具有知识精英的情怀和使命感,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终将是光明的。谢谢!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