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突破15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同期房地产用地供应却创下了近八年来最低点。这一高一低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新增房源供应。
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为10.75万公顷,同比下降10.3%,其总量大约相当于2013年的一半。
2013年后供地量逐年下降
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5年的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分别为10.91万公顷、15.42万公顷、16.91万公顷、16.56万公顷、20.32万公顷、15.1万公顷、12.0万公顷,2013年为8年来最高峰。
近年房价涨多跌少,房地产用地供应作为影响房源供应的主要因素,一直为外界关注。一旦土地供应减少,忧虑未来房源供应减少的观点就会增多。
加上2016年房地产销售火爆,更进一步降低了楼市库存量。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349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22.5%,创下历史新高。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在2010年首次突破10亿平方米大关,到2013年时突破13亿平方米高点后,2014年、2015年有所下滑。因此2016年的15.73亿平方米,是连续突破14亿、15亿平方米整数大关。
按照官方统计,房地产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和住房用地。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创新低,与普通民众关系更密切的住房用地情况如何?
根据近几年数据分析,住房用地供应量一般占房地产用地供应量的七成左右。截至目前,国土部尚未对外发布2016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情况。若以七成的占比来粗略计算,我国2016年住房用地供应量大约在7.5万公顷。
房地产开发具有周期性,由土地成交到开发完成一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从土地供应到房源供应的过程中还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而房源供应是否充足、房价是否会上涨,除土地供应量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城市间的差异性、开发商的开工和推盘意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来确定。
从目前官方的一些表态来看,2017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并没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性。
国土部在上月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将弹性增减土地供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对商品房根据供需形势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应分类管理制度。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去库存压力大的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