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门槛,许多80后的父母已渐渐变成老年人。统计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有2.2亿,占到社会总人口的16.1%。到2050年,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在“4+2+1”的家庭组成结构正成为主流时,谁来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养老?无奈又现实的是:“养儿防老”成为多数老年人的幻影。养老地产或许是一个方向,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或许还需要很长的路。
养老地产是块“肥肉”
“北京房子那么贵,儿子的房子也不大,等小孙子懂事了总是要离开的,以后打算去北京周边的小城市去买套房子养老。”家住在北京的赵阿姨这样规划自己以后的生活。现如今,赵阿姨是个全职奶奶,每天围绕着一岁半的孙子转,等小夫妻下了班再去小区楼下跳跳广场舞。
“去海南”、“去威海”、“去青岛”、“去一线城市周边”……这是时下许多老年人心中的养老胜地。业内估计,养老地产每年至少有近2万亿消费市场。
除了需求旺盛外,政策方面对养老地产的关注也逐渐完善。2016年10月我国发布了首个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指导意见,对一直备受关注的适老居住环境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对老年人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支持适老住宅建设。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政策鼓励下,诸多房企看准了“养老地产”的广阔市场前景,都要来抢一抢“养老地产”这块肥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近百家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养老领域,还包括部分险资。曾有品牌房企直言:“养老产业在未来的业务结构中,虽然说不上半壁江山,也应该是三分天下。”
养老地产≠卖房子 服务是核心
安家、置业、作为不动产留给后代,和很多人一样,赵阿姨对于养老地产的期许就是以后去买一套环境好、适合老年人住的房子。
山清水秀、环境好宜居,这是时下许多人对于养老地产的认识,也给许多开发商的开发项目套上了“养老地产”的外衣,但实际上,做的却还是普通商品房销售的那一套老路子——卖房,回款,再开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院李超分析认为,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很多房企扎堆养老地产,但是开发商还停留在以养老概念卖房的状态下,养老变成了一个噱头,忽略了服务本位。而养老地产的核心,恰恰就是养老服务。
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会长聂梅生则认为养老是一个产业,说到底就是一个服务业,不能简单地划归到地产当中去。
定位高端 中低端被忽视
卖房子的养老地产,不适合养老;而卖服务的,却并非是一般老年人可以负担的起的。据统计,在北京大部分老年公寓的定位都是面向高端人群,不少养老地产项目每月价格动辄上万,中低阶层显然难以承担。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开发商主要追求的相对来说是塔尖阶层的养老需求,这种高端化的模式更利于其整个利润的实现,如果做中低阶层养老需求的话,可能很难实现资金的正循环。”
对于房企来说,优质的服务必然导致成本上升,如何能让房企尝到甜头也让有需求的人受益,这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养老地产,为了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