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细胞培养现在已成为应用于生命科学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从生物机体中取出部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从机体取出单个细胞,并将它们在有利于生长的人工环境中培养的统称。细胞培养基通常包括适当的细胞能量来源和调节细胞周期的化合物。一个典型的培养基还需要补充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和血清,以提供生长因子,激素和附着因子。
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了26.3亿元,2017-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0%,预计2022年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将达到71.0亿元,2021-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0%。受惠于下游生物制药/品市场的不断增长,细胞培养基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中国的生物制药/品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发展趋势
1.细胞培养基市场国产替代不断加速
本土企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正在逐步打破进口培养基厂商的技术垄断,实现抗体及细胞疗法生产用高端培养基的成功开发,随着价格谈判及带量采购等举措的深入实施,生物制药/品正在面临一定的价格压力,生产成本的降低能有效缓解厂商的竞争压力,国产培养基厂商将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不断替代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
2.定制化开发培养基
每款生物制药/品对应的细胞株均可以通过培养基的调节实现产率的优化,但培养基的开发通常针对同类细胞株开发同一款培养基,在简化培养基产品类型的同时牺牲了生物制药/品的产率。目前较为灵活的本土厂商正在采用定制化开发培养基的策略以贴近客户需求,提高产率降低成本,未来将有望成为众多重磅药物的新选择。
3.国内培养基生产公司崛起
目前中国培养基市场仍然被Gibco、Hyclone、Merck三大进口厂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近年来一批国产的培养基公司逐渐崛起,在疫苗生产市场和抗体药物生产市场中崭露头角,逐渐开启培养基国产化的进程。同时,本土公司在培养基工艺技术开发和定制化服务方面已有一定的技术积淀,在部分技术方面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本土公司将在未来打破进口垄断格局的进程中扮演重要力量,推动着国产培养基品牌的发展壮大。
未来发展前景
1.政策环境利好行业发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制造业服务发展的政策。药物MAH计划于2015年首次实施,官方计划于2020年正式推出,允许中小药企在没有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直接申报NDA。这些制药公司的高需求将促进潜在业务的发展。在政府和投资的激励下,中国和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制药公司蓬勃发展,但由于这些公司缺乏内部生产能力,对外包制药生产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断发展的创新药物研发需要更多制造外包服务来针对生产和潜在商业化,这将驱动CDMO市场的发展。
2.生物制药/品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药品专利到期将推动CDMO服务的增长。此外,生物制药/品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同时,药物分子变得日益复杂,更加需要先进的合成和配方技术,以获得成本效益高、有效的药物。因此,制药公司将更加频繁地依赖生物制药/品CDMO服务提供商来控制成本和获得专业知识。
3.技术的完善与创新
培养基是生物药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是人工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营养环境,提供细胞营养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物质基础,由于血清价格高昂、质控困难等原因,无血清培养基正在逐渐成为主流,但其在开发过程中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论证不同添加剂对细胞系的作用,最终实现增加生物药表达量的目的。培养基开发技术的不断演进将对生物药产率有积极作用,将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或可及性,驱动整体培养基市场不断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