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发布。《规划》提出发展目标是: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充分体现城市战略定位,全力做好“四个服务”,维护安全稳定,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环境整治,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补充和完善城市基本服务功能,加强精细化管理,创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
——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在具体内容上,与公示版相比,最终版最大的区别是在公示版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内容。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将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在核心区保留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与检测功能,做优做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对北京公共卫生体系是一次大考,让我们认识到在推进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公共卫生体系关系到首都功能的保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专门补充了关于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的内容,增强城市韧性。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吧!
2019年正处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在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基础上,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改革总体平稳有序,符合预期。医药费用变化平稳,分级诊疗效果持续向好,居民就医体验得到不断提升,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得到加强。随着健康北京建设的全面推进,首都公共卫生屏障巩固健全,妇幼和精神卫生管理持续加强,中医药事业坚实稳步发展。首都卫生健康事业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首善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北京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40家
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1340家,其中医疗机构11187家(含115家三级医疗机构、185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及645家一级医疗机构),其他卫生机构153家。与上一年比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40家,其中:医疗机构增加2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减少4家),其他卫生机构增加11家。
数据来源:北京市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北京市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民营医院数量突破500家
745家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236家,民营医院509家。其中,733家地方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224家,民营医院509家;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518家,100-199张床位医院79家,200-499张床位医院62家,500-799张床位医院30家,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44家。
数据来源:北京市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北京市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