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影响,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该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发挥了积极的贡献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市相继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快推动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目标为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申报上市药品50个以上;申报上市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研发外包与服务中心和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流通体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六大保障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支持创新产品研发上市,对本市单位2018年以来取得新药证书并在本市实现生产或销售的新药(不同剂型合并计算),按照新药类别给予前期研发投入最高10%且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本市单位2018年以来取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并在本市实现生产或销售的医疗器械(不同型号合并计算),给予前期研发投入最高10%且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扩展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引导企业购买服务。支持生物医药制造业项目落地,对本市单位2018年以来,落户在本市投资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且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效应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10%的资金支持;对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应用项目、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新增投资的30%的资金支持。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对本市单位2018年以来新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或欧盟药品质量指导委员会(EDQM)等注册认证的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根据前期研发注册投入,每个产品(药品不同剂型、医疗器械不同型号均合并计算)给予最高10%且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二)加快创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充分发挥本市医药市场体量大的优势,大力促进本地医药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完善支持本市创新产品优先纳入医保的政策措施,简化创新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进入医院的招投标流程。完善相关政策,及时将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纳入带量采购遴选范围,并鼓励使用。实施上海市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三首”(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应用示范等政策。深入推进医疗机构配置使用国产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试点工作,放宽国产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限制。结合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及培训等工作,加大创新产品宣传推广力度。
(三)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通关便利化试点
做实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上海服务站”。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对创新型和临床急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实施优先审评审批。积极争取国外已上市的抗肿瘤等新药、新疗法在我市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进口研发样品便利化监管制度,全面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探索建设公用型保税仓库,提高办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张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风险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探索将保障范围拓展至高端医疗器械试点品种,持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
(四)落实定制化的土地和环保政策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土地定向供给力度,对重大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优先保障项目落地。各区通过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形成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支持鼓励企业对厂房设施等进行合理化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满足发展需要。根据各园区的不同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制订相应的环境容量评价政策。
(五)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体系
大力支持各类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在本市集聚,满足不同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用好用活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加快吸引一批优秀基金来沪,支持重点产业化项目落地。探索设立支持临床研发与转化的专项基金,支持研发主体开展临床研究,引导推动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支持鼓励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在上海联交所开辟生物医药产权交易专项板块,将本市打造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产权交易和成果转移的新高地。
(六)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面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和集聚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精准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完善人才配套支持体系,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产业技术、资本投资、市场营销、园区运营等各类专业人才,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环境。
上海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从上海市生物医药规划图可以看出,以浦东新区为主打造“1+3+X”的产业格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已有超过310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布于此,其中医疗机械企业占比为42%,化学药品企业数量占26%,生物药品16%,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中药企业数量为35家、占比为11%,药品研发及医疗服务占比为4%。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