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产城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5-02 15:09
分享:

一、产城综合体的前世今生

传统产业园区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从1.0到4.0阶段的颠覆性变化。当前,做为4.0阶段典型代表的“产城综合体”成为新时代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核心特征和经营模式已经日趋成熟。

——1.0纯工业厂房时代

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园区是我国产业园区以低成本为导向的1.0阶段,以优惠的土地价格与廉价的劳动力等成本因素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要素聚集的外力驱动阶段,该阶段主要呈现传统的“租售模式”纯开发商思维特点。

——2.0办公工业时代

上世纪90年代,IT产业的快速兴起带动了科技园区的出现与繁荣,产业园区的发展也进入了以产业为主导,通过在园区内或园区周边布局核心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驱动核心企业发展,实现园区经济的整体提升的2.0阶段,此阶段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3.0总部式产业园区时代

21世纪,产业园区的结构和功能呈现出复合化及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以总部经济园区为代表,进入了内生动力和技术创新驱动的3.0阶段。该阶段通过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涉及人才、研发、咨询、培训、技术、金融等服务型因素驱动,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凸显,此阶段企业增值服务的提供开始受到关注。

——4.0产城综合体智慧园区时代

近年来,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4.0的“产城综合体”阶段,该阶段早已脱离了新盖厂房、修建马路、种植绿树等的最基础园区建设,也跨越了为园区引进商店、餐饮等配套服务的阶段,转变成为了愈加注重园区的硬件软件智慧化。该阶段的产业园区是以产城融合式的生态链综合体形式出现的,是一种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确保产业集群的有效运行为核心,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建立的,其产业形态表现为产业集群,实现了工业、商业、服务业、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城市功能综合体,实现了工业空间、商业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之间的融合。

综上所述,具有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和复合经营特质的第四代产业园区是创新型产业园区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产城综合体的他山之石

——案例一:华强ideapark,深圳“带宽”最强产城综合体

l项目概况

华强集团打造“光明凤凰城”的首个重点启动项目,未来将形成以华强为龙头的创意产业集群,提供最优“价值带宽”,带领深圳进入产业园4.0时代。

基本概况 区位 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城市副中心-光明新区,占据广深港发展轴中心位置,区位战略优势明显
交通 紧邻广深港高铁光明城站,15分钟内抵达深圳北站、福田站,30分钟即到香港、广州
规模 总占地面积约23万㎡,总建筑面积约58万㎡,容积率3.34。
建筑 项目建筑共34栋,其中写字楼20栋,配套公寓14栋,路口两侧各布置一栋100米的塔楼,打造标志性园区入口,区内建筑高度由南至北降低,形成高地错落的天际线。
产业规划 区域产业定位 项目所属凤凰城区域总体产业定位是深圳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互联网、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为主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项目产业配套 研发及培训总部基地、科技企业加速器+光明智慧城、高铁城综合体、国际大酒店、文化艺术中心+书城
总体定位 光明首个宜居宜业,聚纳生活、工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产城综合体
产业方向 以工业设计、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软件开发为核心,约数十个细分领域泛创意产业
产业体系 创意、融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和“未来+”个性化产业服务
产业形态 研发厂房、写字楼、铂金公寓、潮流商业、3D展览、云处理等

l项目概念规划

华强ideapark规划结合内外资源,打造一轴、两心、两带的规划结构,形成以商业配套中心为起点,休闲服务中心为核心,公共空间为主轴的主体结构。贯彻低冲击开发理念,场地处理顺势而为,利用西侧防护绿带等打造贯通用地的生态绿色廊道。

a.顺势而为的场地处理,实现环境与建筑的和谐

b.创意“双首层”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交通体系

c.错落+旋转的创新主体设计,营造个性、活力空间

d.低碳环境控制规划,生态用地比例超过1/4

e.绿色建筑设计达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f.独创“华强云+产业运营系统”,为企业发展加速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