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座工厂、3000万产能,全球市场可见“海尔”牌
在竞争激烈的冰箱市场中,为什么海尔冰箱能10年10次NO.1,在走出去之初就能睹始知终。当行业部分品牌顶着别人的“称号”埋头贴牌生产时,海尔冰箱坚持自主创牌,率先在美国建厂。虽然海尔冰箱与那一波出口创汇的短期利益擦肩而过,但其通过创牌,打造出了全球化生产体系。
在全球研发能力上,2017年海尔冰箱全球专利公开数708个,居行业第1,第二、三名分别为309个和77个。海尔冰箱的这些成果,都来源于海尔10+N的创新模式,即以全球10大研发中心为根基和触手,以用户需求为变量来并联全球上百万个资源。在此模式下,海尔冰箱能够全方位地汇聚创新力量破解技术难题,践行“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发展理念。
数据来源:极客新视角、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全球智造能力上,产业在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冰箱业仅有3个品牌建立了海外工厂。海尔冰箱在全球拥有30座工厂,产能达3000万,排名第1。在北美的美国、墨西哥等地,海尔冰箱建有南卡、迪凯特、路易斯维尔、塞尔默等8个工厂,主要生产TM、BM等产品,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的泰国、越南、印尼,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中东非的尼日利亚等均有工厂布局。第二名品牌因其海外并购,新增了包括泰国、印尼在内的海外工厂,第三名品牌在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建立起生产线。
在本土化市场满足能力上,以俄罗斯市场为例,中国冰箱业中仅海尔在俄罗斯建立了工厂,并于2016年投产且顺利达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其实海尔冰箱初入俄罗斯市场时,用户并不认同。为拉近与用户距离,海尔冰箱大幅度开展调研,发现俄罗斯人有猪、羊、鱼肉分储的习惯,而市面上冰箱仅有三个甚至更少的冷冻室抽屉,为此,研发出了当地特有的四抽屉设计,被称为“魔方抽屉”;针对俄罗斯人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加餐的习惯,需要储备大量食材,生产出了大容量的意式三门冰箱等产品,高度在1.9米至2米,便于身材高大的俄罗斯用户使用,斩获了年度最佳产品设计大奖。截至2017年5月,海尔三门以上冰箱占俄罗斯市场份额超过25%,稳居行业第1。
在全球竞争中,各冰箱企业对市场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诠释是不同的,或者说至少是有差别的。基于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寻找合适的市场化破局之路,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才是正确的。在“去中心化”和“零距离”的互联网时代,海尔积极探索“人单合一”模式,致力于成为物联网范式的引领者。“人单合一”模式的本质是让员工与用户零距离,通过开放生态持续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不断提升“海尔牌”的含金量。如今,海尔冰箱已经走进了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生活里。
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冰箱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