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增速随GDP增速下滑幅度缩小
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增速随GDP增速继续出现下滑,但下滑幅度有所缩小。尽管如此,以东北三省县域经济为代表的资源型和重工业型县域经济下滑幅度甚至更大,成为影响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的重要不确定因素。2016年400样本县(市)经济增速为7.2%,比上年下滑0.9个百分点,但西部地区县(市)经济增速逆势回升。胶州市和海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进入GDP千亿元俱乐部,成员增至21个。消费方面,社会消费整体增速10.6%,回落幅度从上年的1.9个百分点收窄至0.6个百分点,中部略降西部稍增相对平稳;消费占GDP平均比重升至35.0%,宁夏陕西消费占比最低都不足10%。投资方面,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4%,回落幅度由上年的3.6个百分点略收窄至3.4个百分点。辽宁样本县(市)投资下滑严重,投资增速相对消费走低。公共财政收入方面,样本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为4.8%,与全国持平,但是回落幅度只有0.84个百分点,小于全国4.1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八省样本县(市)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2016年400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最低只有6.3%,低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约1个百分点。而人均收入方面,15县(市)收入超50000元,义乌独超60000元。浙江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5525元,比江苏高出11296元,比山东高出14790元,绝对与相对差距都有所扩大。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比率为1.94,比上年降低了0.02,降低幅度与上年相同。
报告认为,房地产库存高居不下时刻影响着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去库存成为县域经济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课题组监测的130个县域经济体,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总计11266.1平方米,同比增长31.3%。所监测的80个县域经济体,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平均值为每平方米5445元,同比上涨4.7%,中位数为每平方米4781元,同比上涨4.8%。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城市周边和发达经济圈的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房地产去库存能力,风险在于无限制地增加供应。第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房地产去库存存在阶段性机会,但长期饮鸩止渴式的开发终将使房地产库存难以消化。第三,房地产价格的周期波动对房地产去库存具有重要影响,短期有利于去库存但长期将对去库存产生抑制作用。第四,县域经济房地产库存状况将继续分化,当前借机强力推地的县域经济有可能会面临新的高库存难题。
报告发现,县域经济体之间的存贷比的差异已对部分县域经济体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2016年底,课题组监测的200个县域经济体存贷比的平均值为0.71,接近全国0.72的存贷比水平,不过存贷比的地区差异非常大,其中最高的达到1.28,最低的只有0.25。主要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部分企业效益较好和外来投资活跃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住户存款占存款总额比重较高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较低;作为州或地区政府所在地的县域经济体存贷比相对较高。县域经济体的存贷比差异反映了区际之间金融资源的转移与承接关系,固然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该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区际不公平问题的出现。主要建议:对存贷比的区际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如规范市场主体的财务活动,更加重视增信机制的构建;鼓励多样化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打破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信贷垄断地位;改革信贷制度,划定资金跨区转移比例上限;增强金融信贷管理能力,提高存贷款本地转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