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10-11 14:12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日前,成都市印发了《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据规划显示,到2025年,成都市大数据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规划显示,成都将发展独具蓉城特色的行业大数据,重点推动大数据与游戏娱乐、网络视听、健康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大数据产业。以下为具体内容:

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

2017年9月

前言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正在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立足成都西部通信枢纽、信息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形成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依据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7年至2025年。

一、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基础。

1.基础设施完善。

成都是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是全国“八纵八横”和四川“三纵三横”骨干光缆通信网络的枢纽节点,通信承载、网络交换和信息聚散能力全国领先。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5500Gbps,光纤宽带网和4G移动通信网全面覆盖城乡,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其中光纤到户数超过670万,光纤宽带用户数突破300万,4G用户数超过1410万,拥有电信、移动、联通大区级IDC中心等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T3以上标准IDC机房13个,标准机柜容量近20000个,数据存储容量达1000PB级。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大数据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2.数据资源丰富。

我市通过深入推进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两化融合、信息消费,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交互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及公民信息、企业信用等专题数据库,集中存储的交通数据、政务数据量分别达到1.2PB、800TB;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IDC运营企业存储数据总量接近900PB;全市网民规模突破千万,移动数据用户近2千万,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948M。数据资源汇聚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源头基础。

3.人才资源富集。

成都教育资源丰富,全市共有58所高等院校和4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0多位两院院士、160多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28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其中软件方向本科以上毕业生超过4万人,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丰厚的人才储备。以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机器智能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大数据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为代表,建立起一系列大数据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团队不断涌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能。

4.产业基础雄厚。

成都是国家IT产业重要基地和中国软件名城,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网络通信、软件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拥有较强优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989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35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9%,中西部地区总量的31.2%和西部地区总量的45.7%。按全国大数据产业抽样数据口径,2016年我市大数据产业业务收入约180亿元。成都高新区依托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基础,初步形成大数据研发运营产业集聚,并向天府新区延伸拓展,温江、崇州、郫都、金牛等区(市)县正在加速打造三医融合、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地理信息等各具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功能园区。

5.应用市场广阔。

成都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示范城市,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应用广,电子政务支撑能力强。目前,电子政务云平台上线运行的业务系统超过230个,智能交通、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两化融合等领域信息化应用不断推进,先后启动开展人口信息综合分析、交通出行智能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等领域大数据应用试点。近年来,成都在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健康医疗、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发展机遇。

1.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变革,为我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面临新旧轨道切换,软件定义、数据驱动、融合创新成为趋势,将带动作为我市主导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构建新格局,进而推动分布式系统架构、多元异构数据管理技术等大数据新技术、新模式快速发展,催生大数据产品、服务加速迭代更新,助力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

2.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大数据成为开启经济发展新空间的窗口。2016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12170.2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向中高端演进。在我市顺应时代形势、加快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的征程中,发展大数据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必将迎来重大发展。

3.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为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当前,我市已全面开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聚焦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成都将迎来全方位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大数据以其特性能够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公平普惠和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分享城市能级提升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

(三)发展挑战。

一是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体系尚不成熟,资源共享机制还不完善、标准不够统一、平台不够健全,很多行业还存在数据孤岛,政府数据开放滞后,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二是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仍不健全,要素供给功能性机构缺乏,大数据企业难以获得专业化的技术、金融、信息等服务。三是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尤其是具有开拓创新和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严重不足,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四是行业企业间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企业普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大数据企业与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市场综合竞争优势不足。五是政府引导性示范应用较为分散,大数据与关联产业融合、向传统产业渗透程度不高,应用需求不能有效转化为应用市场,成都本地及周边地区大数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市场不活跃。六是现有产业政策难以适应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本地企业培育和外地企业招引带来较大困难。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