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卖厂,统一停工,旺旺裁员!这些台资企业为何没落了
来源:蓝海汇赢 发布日期:2017-08-30 09:11
分享:

2017年已经过去一多半,截止现在,已经有42家食品企业公布了2017上半年的成绩单。从统计表格来看,康师傅、双汇、统一、达利、旺旺成为上半年营收最多,销售规模最大的五家企业。其上半年营收依次为:285.67亿元、239.97亿元、108.86亿元、98.89亿元、93.47亿元。

但从净利润来看,双汇、海天、达利、旺旺居于前四,净利均在10亿以上,而销售规模较大的康师傅和统一营收均在百亿以上,但净利却跌落前五名,都在10亿以下。

众所周知,上述的康师傅,旺旺,统一都属于台资企业,康师傅的创始人从1988年就来到中国投资,而旺旺和统一则稍晚一些,在1992年进入中国。这三家知名企业曾靠推出数款明星产品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旺旺的旺仔牛奶,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统一的老坛酸菜以及小茗同学等风靡一时。很长时间里,康师傅、统一、旺旺这些来自台湾的食品企业在产品本身和渠道流通上都扮演着引领的角色。

然而实际上,这三家台资企业早已偷偷走了下坡路。

2013年开始,3家台企营业额开始下滑

从公布的上半年年报来看,除康师傅营收是在增长之外,统一营收108.86亿元,同比下降7.1%,中国旺旺上半年营收93.47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来看,中国旺旺净利润最居前,盈利达到15亿元,但同比降低了14.5%;统一净利润为三家台企最低,为5.7亿元,同比降低26.52%。相比之下,康师傅倒是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营收增长的前提下,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了54.59%。

但这并不意味着康师傅没有在走下坡路,反之,2016年上半年财报被认为是康师傅10年以来最差的一次财报。

根据三家台企上市之后的2009年到2016年的财务数据,我们明显能看出它们营业额的下滑实际上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且在2013年达到业绩的最高点之后,康师傅和旺旺的下滑幅度均为23%,统一下滑幅度为将近10%。

康师傅频繁出售饮品资产

康师傅屡次出售饮品资产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今年2月份,康师傅以2.16亿的价格将一处厂房与配套设施出售。又在几个月后,康师傅发出公告表示,将主要生产和销售茶、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等产品的5家工厂出售。

另外,早在今年年初时,康师傅就曾进行过一次资产处置,将集团在西安空置的方便面厂和饮料厂出售。同时康师傅的第二轮资产处置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涉及了南宁、南昌、成都等地的5家饮料厂。

正因为如此,康师傅2017年上半年亮眼的半年报也引发了质疑,有业内人士认为,康师傅净利润的虚高很可能是通过频繁变卖自身资产而实现的,看似充足的现金流也可能是变卖资产得来的附属品。

统一停工,旺旺裁员

今年7月份,“统一企业逼迫员工离职、关停工厂”这则关于统一的负面新闻传开,内容包括统一关停了徐州、石家庄两家工厂,以及与少部分遭遇“变相离职”的员工陷入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中。

中国旺旺也不例外,进入2016年以来裁员近5000人。据悉,2016 年中国旺旺平均员工人数约为 47,115 人,而2015年该公司平均员工人数约为52,100人,平均员工人数减少了4985人。

销售旺季停厂裁员,可见其产品销售状况并不是很理想。

金融专家金戈先生分析后表示,中国旺旺、康师傅、统一这三家台企的业绩状况,实际上是体现了“消费升级”的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快消品企业创新度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企业想要发展,其产品就必须跟得上消费者的需求。

反观这三家台企,除了统一集团近两年推出的小茗同学、汤达人外,并没有再出现吸引消费者的明星产品,创新有所局限。另一方面,如今快消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靠一两个明星产品就可以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