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带”是以长江和汉江干流为主线的两条水生态廊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长江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保护水生态系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优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建设沿江河湖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等绿色生态廊道,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稳步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沿江城市引提水工程,加强河道崩岸治理。汉江生态廊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影响区,承担着“一库清水北送”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重点实施汉江中下游重要堤防、分蓄洪区等工程,完善汉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通过实施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等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和调配能力。加强汉江中下游的水量调度,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营造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的汉江生态廊道,建成全国流域水利现代化示范带。
“四屏”是指鄂西北秦巴山区、鄂东北大别山桐柏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东南幕阜山区,是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功能区。四个片区人口较为分散、经济相对落后,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也是水利扶贫重点区域,面临着民生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任务,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重点水源建设、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绿色水电建设等,推进水利精准扶贫,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鄂东北山丘区地区,重点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鄂西北秦巴山区重点开展丹江口库区等水源地保护和绿色水电扶贫工作,鄂西南武陵山区重点开展供水水源和控制性枢纽建设,鄂东南幕阜山区重点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解决这些地区通水、通电、灌溉、防洪、生态保护等问题。
四、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完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以三峡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为重点,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推进洪水风险管理,妥善处理好江湖关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防洪安全保障。
(一)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骨干工程建设。
加强长江、汉江干流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根据流域防洪与江湖变化的新关系,继续实施湖北省内长江河道河势控制及岸坡影响处理工程,巩固长江干流防洪成效。加快汉江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汉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推进汉江堤防加固工程、汉江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含东荆河),实施堤防加高培厚、河道疏浚、河势控制工程,并对洲滩民垸进行整治等,全面提高汉江干流防洪能力。
积极推进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积极推进姚家平水利水电枢纽前期工作,合理开发汉江、清江水能资源,解决汉江钟祥段航运及供水、清江上游恩施城市防洪等问题。
加快推进蓄滞洪区建设。考虑三峡工程及上游控制性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按照分蓄洪区启用几率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有序推进分蓄洪区建设,重点完成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蓄洪和安全建设工程、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洪和安全建设工程(含新建竹林湖泵站)、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工程和安置房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及安全区建设工程;启动西凉湖、荆江分蓄洪区蓄洪工程及安全建设工程建设;推进邓家湖、小江湖分蓄洪民垸等安全建设工程等。建设后蓄滞洪区能确保适时适量运用,区内高风险区的居民安全基本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