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受电影拖累,8年来首现年度业绩整体下滑
华谊兄弟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4.7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19%。
从净利润绝对值的角度,作为上市影视娱乐企业的头羊,华谊兄弟仍然保住了头把交椅,但这是其自2009年上市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业绩整体下滑。
观一叶而知天下秋,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之外,这样的下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影视娱乐业也无法幸免,尤其是电影行业。
在2016年之前,国内电影业经历了连续5年高歌猛进式的发展,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业内人士一度认为“千亿票房”指日可待,然而从2016年2季度开始,寒流来袭并持续至年底,全年票房增速从2015年的48.7%骤降至2016年的3.7%。
在这样严酷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华谊兄弟这样以电影为主业核心的企业来说,电影拖累整体业绩下滑,实属在劫难逃。根据快报,影视娱乐板块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9.30%。
在2014年,华谊就将旗下业务整合成了三大板块: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也就是在那一年,华谊提出了“去电影化”。其实与万达院线要完成“生态型公司”的转型逻辑一样,华谊的“去电影化”并不是不看重电影,而是想通过自己的电影优势带动周边的其他衍生收入,不过,现实好像并不理想。
2014年,华谊兄弟年报显示其影视娱乐业务收入12.0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0.28%,其中电影票房数字并未明确。艺恩数据显示,2014年,华谊兄弟发行的电影票房21.6亿元,仅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7%,位列光线、博纳、乐视之后。2015年,华谊影视娱乐总收入28.32亿元,占比73.12%,报告期内总票房约43亿,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9.7%。艺恩数据显示,在民营发行公司2015年国产片总票房排名中,华谊兄弟以12.2亿元仅排名第7。
回顾2016年华谊兄弟国内上映的片单,主要影片包括:《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魔兽》《陆垚知马俐》《寻龙诀》《老炮儿》等等。根据公告,2016年华谊兄弟国内票房为31亿人民币。但是如果刨除其参投影片《魔兽》近15亿的票房,其余影片的国内票房只有16亿左右,其中还包含《寻龙诀》以及《老炮儿》在2016年年初的票房,这样算来从票房总额来看,2016年华谊兄弟上映影片的票房只有10亿出头。
华谊自身也认识到了业绩下滑的严峻性,副董事长、CEO王中磊在2016年年底给员工的信中,点名批评了电影公司:“无论是单片票房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退步”。
要知道,此前的华谊兄弟可都是行业的老大。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上市,成为影视第一股,首日涨幅高达147.76%,盘中最高涨幅超过200%。按照首日收盘价,持有华谊兄弟288万股股份的冯小刚一日就净赚了2.01亿元。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影公司,过去20年里,华谊兄弟是知名导演和明星的孵化器,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践行者。2009年,华谊兄弟凭借电影、电视、艺人经纪的架构登陆资本市场,这个组合几乎成了当时中国影视公司的业务架构模版。
此后,华谊一路高歌,成为带领着民营电影企业走向辉煌的领头羊。
华谊2013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同比增长4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65亿,同比增长172.23%。其中,公司电影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6.42%,《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等票房良好,2013年内华谊电影在大陆地区的票房合计约为人民币30亿元。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只是,时至今日,华谊这个老革命,面对新的网生代,已经有些吃力了。
回看2016年华谊的电影片单,其中不乏高口碑的佳作,比如《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片子都是国际电影节大奖傍身,豆瓣评分、观众口碑都一路走高。但是前者的票房止步于5亿,后者刚刚超过1亿。
再比如国际水准制作的《摇滚藏獒》,口碑和票房严重倒挂。尽管华谊兄弟没有正面承认,但因为“挖角”万达而遭遇的排片“封杀”恐怕难辞其咎,而之后华谊兄弟着力布局院线的一系列动作,比如打造高端院线产品“华谊兄弟电影汇”,以及入股大地院线等等,也可被看作是提升自身院线话语权的抗争之路。
整体来看,对于华谊兄弟的国内电影业务来说,受制于国内环境和公司恩怨,去年可谓是流年不利。好在,随着资本力量的式微,电影业或将回归常态——决定票房走势的还是影片的品质,只是要注意,高质量的影片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在电影市场飞速上升的时候,影片供不应求,不少产品都是滥竽充数,各种圈IP、圈演员,火速开机上映的项目不胜枚举,而现在,当整个市场增速放缓,各大公司就要告别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广撒网心态,需要精耕细作的耐心。在盛世之下与寒冬之时要清醒地保持不同的两种心态,并不矛盾。
所以,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拐点并不用太过伤心。只有当市场趋于冷静,雾霾散去,才看得清谁在裸奔。
中国电影行业正在向这样的合理状态转型,“拐点”改革的阵痛,是必须要经历的。而如果整个行业还是对此视而不见,不去适应时代和改变自己,无异于给一个病人注射了一针吗啡,镇痛,并不代表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