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农产品加工配送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农产品加工应用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产品创制工作,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快完善“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鼓励农业企业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的加工配送业,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营和发展冷链物流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集群发展。打造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企业在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的直销网点,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三)推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
优化配置都市休闲农业资源。综合集约利用农业科技要素、基本农田资源和休闲农业设施,利用公园、湿地、森林、绿道、海滨风光等旅游资源,支持休闲农业辅助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改善及宣传推介,充分发掘农业空间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社交价值等,满足城市居民郊区短程旅游休闲需求。
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科研基地承担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业科普、休闲观光等服务业功能。鼓励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种业企业、农用生物制品企业等多方参与建设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传承农业文明,传播生态农业理念,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推广先进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促进农业重要种质资源保护,让市民了解分子设计育种、航天育种、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精品项目。引导各行业资本参与,根据我市不同区域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设计和营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都市休闲农业精品项目,推进都市休闲农业多元化、高端化、综合化转型。鼓励发展融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创意、养生养老、种养采摘垂钓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拓展训练、会展商务等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新业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农事体验、农乐社交、农趣亲子教育等文化需求,促进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鼓励借助地理位置服务、社交化工具等新技术手段,利用体验课程化、聚会定期化等新经营模式,实现传统农业资源、产品、服务增值增效。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个以上的重点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培育3-5个都市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专栏2:农业产业化工程
农业龙头企业成长: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业生物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农用无人机生产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多。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奖励、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能力提升。
农业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多种方式,支持境外农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加强农业对外推介、技术合作和培训。